年越来越近,远行的游子们归家的心也更急切。新春走基层系列节目《一路回家》今天带您走进上海虹桥机场,看看远方归来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思念和牵挂。 在上海虹桥机场,每一天,超过10万人在这里起起落落。忙忙碌碌一整年,家,曾经远在他乡,现在,却近在咫尺。 记者:去重庆您一个人吗? 张世俊 上海人:一个人。八宝饭还有圆糕都是我们这边的,那边又麻又辣吃不惯。 记者:带给谁吃? 张世俊:我老婆在那边。 说起家中的妻子,张世俊的话匣子关不住。他是再婚,前妻得癌症去世后,他又重新寻找到了另一半。 张世俊:她跟我也12年了,这个女人还可以,就是有点辣、说话有点辣。人心蛮好的,她关心我比我关心她多。 这是一对新婚的夫妻,曾经的大学同窗。丈夫马上要去美国读书,临别前两个家庭凑在一块,年就算过了。 记者:你父母对他满意吗? 赵馨 公司法务:挺满意的,觉得他挺老实的,可能不会欺负我吧。 记者:那你看中他是看中什么了?赵馨:因为我学文科的,我对于理科特别好的男生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有人跟我说他特别厉害,数学特别好,我就觉得他自带光芒。 许刚:我父亲一直在整理两大家族的家谱。 家人的名字,被80岁的许汝钟一笔一笔亲手写下。每一次回家,都是对家族历史的又一次打捞。当初,祖辈们从福建跨海到海南打拼,与人为善的家训就这样在异乡落地生根。许刚的母亲 郑穗秀 82岁:我母亲的爷爷,郑绍材是县长。民国八年,我母亲的爷爷对贫苦农民都是非常好,一代一代传下来他们总归知道的啊。所以到现在为止村里上对我们都是很尊重的,包括我弟弟现在也是这样,从来不跟人家去计较什么东西的。 记者:为什么一定是要把家谱给修出来?许汝钟:大家庭不要忘记,要团结在一道。 港商王俊明的家族在印尼、马来西亚都经营着酒店,但他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内地。 王俊明 69岁:现在接待的是中国游客为主了,以前我们不收人民币现在都要收人民币。我们赚到钱我们也是回来这边买,床单枕头全部是在上海一带跟江苏常州,如果是电子产品那就在深圳,赚中国人钱又把那钱带回来。 几小时后的家庭聚会,他就要见到从美国回来的孙子了。 王俊明:他一见到我们,我们就用中国的习惯影响他。 记者:什么习惯来影响他?王俊明:吃的东西,他没吃过中国的好东西对不对?带他去吃。我的孙子学英文不学中文,我们就不高兴了。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学中文? 王俊明:你是中国人,你皮肤走到哪里去永远没办法改变,对不对? 从出发到到达,短短5分钟就走到了。但思念的距离,却似乎隔了好远。 记者:今天是等谁啊? 韩亦琦 上海人:我等孙女。 记者:从哪儿回来?韩亦琦:她从香港过来,她是在德国长大的,在德国生的。 两年没见孙女,韩老先生拄着拐杖,一个人早早地来到机场。很快,韩老先生看见了孙女的身影。 韩亦琦的孙女 韩金婷:我很久没有看到他们了,所以要看一下他们,其实我想把我的男朋友给他们看,但是我们签证没弄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