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记者搜索发现,在微博、QQ群、腾讯微商店、淘宝等平台皆有大量提供查阅个人信息的服务商,此类服务竟然还有专门的第三方担保平台。 南方都市报记者:比如说我想请人完成一篇论文,或者说帮忙翻译一篇文章,这时候卖家主动上来接单,买家就会把论文的几百块钱打到对方的平台,等卖家把个人信息给我了,我对这个货物满意,第三方平台就会把这个钱支付给卖家。 有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我国网民个人信息泄露量可能高达55.3亿条。 手段不断翻新 用户防不胜防应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信息泄露,确实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手段和花样不断翻新的网络电信诈骗可以做到“真实而精准”,更令用户防不胜防。 “我是你的领导,明天来我办公室一下……” “你买房吗?” “您要贷款吗?” 你有接到这样的电话吗? “你涉嫌犯罪,马上逮捕你……” “您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取消了……” 你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吗? 如果你收到过,atv,那么我们抱歉地通知你,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了! 事实上,关于个人信息泄露,源于手机的普及。早在2001年,家住北京的涂先生,只要他通过手机通话过的人,过几天之后,atv直播,都会收到骚扰电话!因此,他确信自己的手机信息是被人盗取了。 这是2001年人们识别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的方法。4年之后,这样的一条新闻,让我们感叹,个人信息泄露升级了! 2005年12月28日新闻:只需要花一块钱,就能查到5460中国同学录用户的个人资料,涉及到的用户达9000万人。 只要你输入想搜索人的姓名,再经过手机短信付费等手段,就很可能会查到这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及工作地址,甚至连婚姻状况、犯罪记录、银行借贷记录、个人财产记录等个人信息等等。 随后,中国同学录网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方有可能设计了特定的程序,将“中国同学录”里的用户资料快速搜索出来,再调入自己的数据库牟取非法利益。 2005年是网站信息泄露,然而,到了2009年,银行、电信公司等部门开始出现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随后,医保、房产、招聘、社交、购物、快递、第三方支付等领域,也相继沦陷! 针对“内鬼”频出现象,2012年12月10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严密防范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非法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快递服务信息的通知》,明确要求严厉打击非法泄露、贩售用户寄递服务信息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然而,一纸禁令,就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吗? 2013年七月,圆通百万客户信息被兜售,引来一片哗然,一个内鬼仅仅为了一个月五百块钱的小利,就导致了13万客户信息被盗 现在,手机在手,购物、购票、缴纳生活费用、医院挂号、银行交易,随着网络的日益升级,个人信息泄露也变得易如反掌。 2015年,阚女士乘坐的飞机即将起飞前,她立刻收到了一条诈骗短信!后经警方调查发现,这些被用来诈骗的个人订票信息基本都是从网上买来的。只要在网络上以“机票数据”、“航班数据”、“内部数据”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出现大量公然出售航班信息的QQ群。 事实上,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公安部成立专案指挥部,先后3次部署全国部分地区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115名,破获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4382起,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近50亿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