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骗子太多,好人不够用了!”近年来,类似的戏谑流传于网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利,与此同时,安全漏洞也不断显现,新骗局、新套路不断滋生。尤其是电子银行、移动支付等应用的普及,让诈骗更有机可乘。可以说,新型诈骗已成为损害民众切身利益和影响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毒瘤,必须尽快切除。本组专题就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山东女生徐玉玉因遭遇诈骗猝死。这是她的大学入学通知书以及证件照等物 张斌摄扫二维码支付罚单、月交60美元环游世界、街边理财P2P高额回报、朋友圈点赞免费领商品……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诈骗分子的行骗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发现,新型诈骗既有对传统花样的“升级改造”,也有利用网络漏洞设下的新骗局。为增强欺骗性,一些犯罪分子甚至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同人群精心设计“剧本”。这些新花样有的直指钱财,有的则是先掌握受害者信息再利用其他手段骗取钱财,令人防不胜防。 新漏洞滋生新骗局 有民警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女子接到陌生电话被骗了2000元钱,醒悟过来后,她未选择第一时间报警,而是上网搜索“遭遇电话诈骗如何追回钱”,按照一些网页上的建议,她添加了指定的QQ号码,万万没想到这也是骗局,结果又被骗去6000元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时选择移动支付。与此同时,这一支付方式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他们频频利用安全漏洞布下骗局。有南宁市民反映,最近在青秀区逛街时,有商家搞活动,说只要下载一个APP并捆绑信用卡,之后刷一毛钱就可参加抽奖。按照要求刷完卡后,这位市民发现信用卡在杭州被盗刷了3200元。 无独有偶。记者日前经过广西南宁市七星路时,一名推销话费充值业务的女孩热情地招呼记者。女孩称,只要关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享受“300元抵500元”的手机充值优惠,并可“立刻到账”。记者提出疑问:“为什么比运营商还优惠?”对方回答,这是因为公司为宣传微信公众号特意支付了一笔推广费用。记者随后与南宁市公安部门取得联系,民警表示最近已掌握相关情况,并提醒记者这是个骗局,扫完二维码后,手机会被植入病毒,盗刷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 还有更绝的。10月的一天,北京的张女士发现自己停放在大兴区路边的汽车被贴上了“扫二维码交罚款”的“违章罚单”,她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出现了“向北京市大兴区交通支队转账200元”的界面。由于账户内资金不足,张女士转账未成功,后经朋友提醒她怀疑遭遇诈骗,于是拍照发布了微博。 大兴区警方从网上发现这一线索后展开调查,成功抓获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杨某交代,他在网上看到外地警方发布的“防范扫二维码交罚款骗局”的提示,觉得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利。随后,他以100元的价格让一名网友伪造罚单,并附上自己的微信转账二维码,打印后在大兴街头张贴。 老骗术的“新手段” 一些传统老骗术借助科技卷土重来,诈骗效率更高,作案手段更具欺骗性,atv,让不少人上当。 今年4月,在河南省通许县一家医院工作的申某收到一条来自“95599”的短信,提示她的农业银行信用卡将被扣除1980元年费,同时还写明“如有疑问,可拨打电话咨询”。一头雾水的申某立刻拨打了这个号码,对方称申某在北京消费12万元,如有疑问可向“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科”咨询,并告诉她一个电话号码。 心急如焚的申某拨通电话后,一名自称北京市公安局警官的男子确认申某的农行信用卡消费了12万元,并说银行卡密码很可能被犯罪分子破解,为保障资金安全,建议申某将钱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此时已乱了方寸的申某急忙将2.7万元转入这个账户。几个小时之后,她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 公安民警介绍,这种诈骗方式虽然不新鲜,但现在不法分子借助伪基站、电子银行的快速转账到账功能等,对作案手法进行了升级,不仅更隐蔽,而且可将受害者的钱迅速转移出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