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辞职现象自去年以来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公职人员主动请辞,一些党政机关亦在制度设计上为公务员队伍“预留出口”,以期构建合理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 比如河北省委省政府2016年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便有这么一段表述:“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照组织批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原则,离岗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发展,不在兼职企业领取任何报酬和投资入股,离岗期限3年,机关原待遇不变。允许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规定辞职领办企业或自主创业,做好社保、职称评聘等接续工作。” “离开党政机关去做专职研究,是我人生又一次重大选择。就像当初离开教师岗位选择从政一样,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今年4月,王广国辞去新郑市委书记职务,转任中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副局(厅)级领导干部,王广国辞职在郑州党政干部中掀起不小波澜。2002年,他作为郑州首批“引博从政”参与者离开高校。如今,他再次做出职业抉择,原因也简单:他在新郑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得到中央有关方面的关注,许多地方纷纷到新郑交流学习。“这触发了我专门从事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想法。” “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关键期,这个领域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我已经50岁了,还有十几年工作时间,如果能集中精力研究好这件事,对国家有贡献,就心满意足了。”如今,王广国在各地调研奔忙,全身心致力于多种城镇化模式及实现方式的研究。 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主任谭建长期观察公务员领域改革的进展。在他看来,当前的公务员辞职现象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辞职公务员的行政层级升高。以前辞职的多为科级以下公职人员,现在一些厅局级干部也加入了辞职行列; 二是辞职公务员去向多元化。有的出任国企高管,有的进入民企,有的自主创业,还有的循个人兴趣著书、画画,不同于原来的单纯下海经商。 “应当理性看待当前的公务员辞职。”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人才合理流动的积极信号,也显示长期影响人们的“官本位”思想开始褪色。 辞职的本钱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辞职的公务员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属于社会急需人才,他们辞职前已经找到或辞职后很快能找到施展才能的平台。 在调研中,记者接触到一个公务员微信群,其主要成员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供职部门从中央部委到市县的各级政府,涉及东中部地区的几十个城市。 群内成员“飞翔”介绍:“2010 2015年的5年间,群里只有一人辞职。2016年春节前后,辞职情况渐渐多起来,现在已有13人辞职。”他本人也于今年2月从山西省政府某部门辞职,到太原市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 “飞翔”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相比之下,公务员工资待遇不高;二是2015年初国家实施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以前辞职拿不走的退休金,在改革后变成了可以带走的养老金,一些人走出体制少了后顾之忧。” 现在,这个微信群里还有多人有辞职的想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这个公务员微信群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高学历公务员的想法,但高学历公务员群体辞职比例确实偏高。 专业技能是高学历公务员辞职另谋平台的有利条件。群内成员王女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今年7月她从北京市一所法院辞职。“我从事的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法律工作,有社会需求。有一技之长,辞职时心里就有底。”王女士说。 去年10月从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职位辞职的李啸天说,自己辞职并非“万全之策”。他说,自己职位不高,与新东家议价能力低,“唯一有底气的,是自己有专业的法律知识。” 警惕“逆淘汰”苗头 去年9月,山东省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去市长(正厅局级)职务,加盟民营高科技企业华大基因,在社会上产生一些震动,不少人猜测他的辞职原因。梅永红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体制外工作不是正途,这是“学而优则仕”的老观念在作怪。“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像我这样从党政机关转岗到体制外机构,不再是新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