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都是通过手机卡的使用情况和实际消费来分析用户是否存在,猫池能够完善地模拟出这些行为,很难被查出来。”12月4日,新京报记者以“进行养卡”为由,联系上深圳一家生产并销售养卡用猫池的厂商工作人员,对方告诉记者,“如此一来谁知道你是真是假”。 据了解,猫池其实类似于一台多卡多待的手机,而如今市场最主流的设备则为4g+8端口和4g+16端口两种型号。 “现在你业务量还不大,4g+8端口的猫池足够了。”该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 “4g+就是一部猫池同时支持电信、移动和联通三个服务商。8端口和16端口,则是猫池可以同时工作SIM卡数量。” 这种“自动养卡”业务是如何实现的? 对方声称只需要将猫池接入电脑,再将SIM卡插入猫池上的端口,即可让猫池上的SIM卡接收到相应服务商的短信、语音通话、流量下载等服务,甚至还能定期按照持卡人所编辑的内容进行短信发布。 当记者询问猫池具体价格时,对方介绍到,4g+8端口价格为3500元,16端口的价格为6000元。 猫池养卡并非是新事物。据媒体报道,2015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特勤大队捣毁4个诈骗窝点,直播,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猫池”27部、电脑13台、SIM卡672张。 记者通过QQ搜索,加入几个网络“养卡群”。一位曾经从事猫池设备销售商家很诧异,他认为记者在当下风口浪尖上入行,显然不合适。 “现在才开始涉足这行业,肯定死路一条。”对方表示,“现在养卡人都很低调,等这股浪潮过了再出来。你还不如把手中的实名制电话卡挂在网上卖了,说不准还能赚点钱。” 遏制电信诈骗的“隐忧” 为防范电信诈骗,工信部一再强调手机要全面实名,三大运营商也据此做了种种安排。比如北京联通告诉记者,全渠道实名制办卡,均通过身份证阅读器读取资料后自动保存至系统,最大程度防范虚假身份证办卡发生。 不过,网上黑卡产业链的存在,已经绕过了运营商设置的“防火墙”。对此,网上售卡者都心知肚明。 “你不会是做电信诈骗吧?”卡商阿力在微信语音通话中这么问新京报记者。 记者称在网上买手机卡是帮朋友买的。当记者表示如果朋友做电信诈骗,是否会牵连对方时,阿力表示,“做这些后果自负,我们是不处理、不管的,不关我们的事”。 记者再追问,既然是实名制已经全面开始,那么一旦通过开卡身份证追溯到持身份证的人,会有何影响,阿力说,“这个不影响我,卡不是我开的,是别人开的,我是从别人那里拿的货”。他也表示,卖出的卡到底做什么他其实也不知道。 对于个人而言,隐患不只在手机卡,在卡商阿力发给记者的价格表里,还有真人绑卡的微信号、支付宝、五大银行卡出售,价格分别为300元、350元、580-780元(按是否开通网银划分,开通网银的更贵)。 事实上,已经有犯罪分子因为绕过实名制兜售“黑卡”而获刑。据媒体报道,有犯罪分子通过网上购买两款二代身份证生成软件,经过破解后可绕过实名制办理电话“黑卡”。 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政策,明确规定电信企业在办理业务时要确保电话实名制。对此,移动一位专家对媒体表示,“实名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信诈骗的犯罪成本,并不能直接解决电信诈骗问题。运营商推行实名制,确保的是手机用户和身份证的匹配一致性,至于这个身份证是不是本人,光靠运营商不能百分之百肯定”。 那么对已经开卡的实名制卡的黑市交易,一旦出事谁来负责呢?业内专家表示,这个问题最终要落到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上,最终需要司法、公安、金融、电信等多个部门一起解决。 焦点 手机“黑卡”套现花样多 除用于电信诈骗外,手机黑卡产业链延伸出多个套现途径 通过外卖优惠套利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大量的手机黑卡从业者通过从外卖订餐平台、电商、APP、金融平台推出的优惠政策漏洞中获利。 12月3日下午,记者在淘宝网输入外卖优惠后,寻找到多个“首单优惠”的商家。在加入一个QQ群后,记者参与了一位刷手组织的套现活动。该活动通过为美团用户提供手机号首次注册点外卖,提供优惠券、兑换码等方式获利,以外卖平台首单优惠20块来算,记者用电话卡注册订餐,付给刷手10元外,自己还能省下10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