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两周年。截至目前,累计分水水量 亿立方米,惠及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4200万人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两周年,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改变了供水格局,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率。 北京市: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向北京供水。截至目前,北京累计收水 亿立方米,约占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1/3,全市直接受益人口1100余万,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以上。 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北京市按照“喝、存、补”的用水原则,制定了科学的用水计划,最大限度的利用南水,努力把好水用在“刀刃上”。 通水以来,自来水厂累计“喝”南水 亿立方米。目前,每日调水量约 万立方米,其中水厂取水约 万立方米,占城区日供水量近七成,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丰台河西地区及大兴、门头沟等新城,中心城区城市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 据权威部门统计,除了城区饮用南水外,共有超过2亿立方米南水储存到北京的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和大宁调蓄水库。南水北调工程在保障首都水资源供给,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减缓地下水下降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北京市正加快后续工程建设,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加快亦庄调节池扩建、团城湖-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二期)等配套工程建设;聚焦行政副中心和新机场,尽快启用通州支线参与供水,加快推进新机场支线及配套水厂建设;推进城乡供水均等化等,逐步实现“保安全、助生态”,稳定提高中心城区供水保障。还将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入研究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高效利用,抓紧实施大兴支线工程,加快推进白洋淀与永定河连通工程,共同推动东线北延进京,提高北京外调水多源保障能力。 天津市: 根据天津市用水需求,今年中线工程向天津供水将达到8.56亿立方米,在原计划向天津供水4.5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4.06亿立方米。这次调整背后,意味着天津河东、河北以及东丽等地区部分居民也全部喝上南水。至此,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环城四区、静海区和武清区等城镇居民全部用上南水。 引江通水前,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天津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有很大的风险性。天津在引滦工程的基础上,又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引江通水近两年来,天津新增城市供水量12.6亿立方米,供水区域覆盖中心城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宝坻、静海城区及武清部分地区等12个行政区,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850多万市民从中受益,较好地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从而实现了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城市供水安全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天津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了战略性突破。 目前,天津市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工程、引江向尔王庄水库供水联通工程、宁汉供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其中,王庆坨水库计划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显著提高天津城市供水保证率和中线断水事件应对能力。 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也逐步显现。2015年通水之初,河北省只有3个水厂用上南水。2016年底,全省南水北调具备接水条件的水厂77个,有37个县700多万人喝上南水。短短两年来,河北省已经进入饮用南水的新时代。 今年56岁的邱县布路店村村民张文生做梦也没曾想到,在华北平原祖祖辈辈生活的一个普通小村庄里,居然能够喝上南方的水。 是南水北调改变了老人的生活,让邯郸市供水末梢的邱县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过着24小时有南水喝的幸福生活。 张文生回忆起用水的艰难,不禁眉头紧皱。几十年前,村民用水多取于村边泥水坑。后来机井出现,但因电力紧缺、电费贵,却半个月才发动一次,家家只得挖窖存水。错过放水的人家只能拖着沉重的水桶,四处敲门买水,苦不堪言。抽上来的水也难如人意,喝到嘴里,像煮过黄连,微微发苦。 据邱县城乡供水有限公司经理赵春芹介绍,邱县水厂于2016年5月3日正式引入南水,目前全县218个村、25万人已经喝上了南水。 不仅仅是邱县,河北省有越来越多地方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及配套工程,河北省京津以南地区构建起可靠的供水网络体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