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网络直播:兴于网红 毁于色情(4)

时间:2016-11-15 14:17来源:综合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张远认为,目前直播正在经历一个从窄众到大众,再到细分垂直行业的利益重组博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却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数据造假、资本泡沫

  张远认为,目前直播正在经历一个从窄众到大众,再到细分垂直行业的利益重组博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却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数据造假、资本泡沫和监管难题一直如影随形难以根治。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资本的热捧下,为了融资和应对竞争,一些主播个人甚至平台本身都存在着通过“刷粉”来充水数据的行为。

  “刷粉”这件事在直播界并不是秘密。2015年9月,一名《英雄联盟》主播“微笑”的直播间在线人数居然显示达到了13亿,这一事件在社交网络里引发了讨论。除了数字造假,使用机器人账号充当用户情况也一直存在。此前曾经有媒体报道,某直播平台通过算法为房间匹配机器人,大致算法是,直播开始时自动匹配21个机器人进入房间;有用户进入时,自动以1:10左右的比例匹配机器人进入房间;有用户离开时,匹配的机器人不离场。

  除此以外,主播背后的经纪公司也是“刷粉”的爱好者。记者了解到,大多经纪公司和直播平台属于合作关系,大批量向直播平台充值可以获得一定折扣优惠。以5折为例,比如花1000万充值2000万,然后把2000万虚拟货币花在旗下主播账号。2000万的收入同直播平台五五分成,自己又获利1000万。如此一来,经纪公司捧红了主播,主播账号也收获了大量流水,直播平台也能出一个体面的数据。

  除了数据造假,直播造假也开始在逐渐泛滥。今年初,斗鱼人气女游戏主播阿怡在直播中承认自己是代打,之前一直由他人负责游戏操作,该事件在粉丝中引起轩然大波。而不久前发生在四川大凉山的“伪慈善”直播,更是敲响了直播行骗敛财的警钟。此外,屡禁难止的低俗内容也是直播难以解决的毒瘤之一。

  直播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直播发于秀场,兴于网红,盛于明星,衰于广告,毁于色情。”这正中了在线直播行业当前面临的窘境。在门槛最低的秀场模式里,一些主播为了争出位,往往在穿衣风格和直播内容上“剑走偏锋”。充斥着色情和低俗文化的网络直播平台屡遭相关部门点名,而诸如“直播造人”“模仿吸毒”等事件则不断挑战着公众的道德底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直播的监管条例陆续出炉。5月,《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出台,明确了对直播实名制认证、直播间水印和Logo设置、视频内容储存以及主播培训的相关规定。

  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和个人都要“持证上岗”。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

  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规定》共20条,对于新闻信息直接播管理、平台和主播资质以及直播服务的技术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多家直播平台了解到,他们都已经加强了有关主播资质的审核和直播内容的审查。一旦出现违规内容,将对违规主播实行封号罚款等相关惩罚。但是直播平台同时表示,监控本身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直播的房间可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直播时间不定,不可能也做不到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个监察员实时监控。”张远告诉记者,目前业内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通过数据访问量的变化监视平台的异常情况,比如有哪一个主播房间访问量突然剧增,那么有可能是有情况发生。“很多主播就会钻这个孔子,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间里出现违规内容。但是一旦发现,一定是严厉处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