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带血的拳头从镜子上拿开的那一幕,在李玉梅(化名)的心里来回闪。“那会儿我真的慌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今天,回忆去年暑假的那一个上午,她依然心有余悸。就是在去积水潭医院的路上,一家人都觉得,这样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3年前,儿子小升初,李玉梅和丈夫没多想,给儿子选了一所够得着的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教师备课跟京城一所著名牛校同步,考试用的试卷也是一样。没想到,这个最佳选择却成了儿子的噩梦。 淘汰 导火索是初二下学期的一次课堂提问。那天,儿子在物理课上大着胆子举手提问。回答问题之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话:“咱们大家等一等,耽误点时间,给他讲一讲。”就是这句话,把孩子的心伤了。 其实,儿子在学校的挣扎从初一下学期就已经开始。 学校使用牛校的试卷,全班各科考试平均分常常在50多分。儿子基础稍差,不会的题目更多,成绩渐渐变成班级倒数,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跟成绩一起下滑的是在班级里的地位。老师们渐渐不再愿意在这个“差生”身上投入精力,愿意跟这个“差生”一起玩的同学也越来越少。 原本阳光的孩子变得沉默,“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去上学,他总是弓着身子背书包,那样子就像个僵尸”。儿子慢慢不想上学,往墙上扔东西。小铁棍、钳子、扳手……儿子房间的一面墙上被砸得伤痕累累。 李玉梅给儿子辅导,去学校跟老师沟通,去儿子班上听课,甚至给儿子找来了心理医生……但都收效甚微。 “妈妈,没有用。”儿子对她说。绝望的语气几乎让李玉梅窒息。 初二结束后的暑假,那一天上午,儿子躲进了卫生间。不知道待了多久,突然,一拳把镜子里的自己打得粉碎。 “那个暑假我们没干别的,就是给他办转学,最后去了地大附中。”李玉梅说。 “很少有人关注那些被名校‘淘汰’的学生,但这样的学生我们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玉萍说,“从名校转学的学生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在原来的学校,哪怕他们跟不上。” 去年高考的统计数据,印证了王玉萍的判断。 以海淀区一所名校为例,这所学校生源排名在全区2500名之前,最终高考的一本率却低于90%。也就是说,超过10%的学生,进入这所名校3年之后,成绩在全区排名落到了7000名之后。 “这不是个例。”王玉萍说,“如果用学生入学成绩和升学成绩的变化做标准,各个学校的情况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从2008年到2012年,王玉萍每年都会做海淀区全区中学的增值评价。考试成绩这一项,开奖,各校学生入学时的全区排名和毕业时的全区排名比较,得出的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有的传统名校,20%至30%的学生入学以后,成绩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了。 “这项统计我只能做到2012年,之后的数据就不公布了,也没有人关注这部分数据,大家更喜欢追状元。”王玉萍说着站起身,从办公桌上的一堆报刊里取出一份北京出版的教育报,“教委一直说不让炒状元,你看看,教委主管的报纸上,花了两个整版,专门介绍了各个区的‘中考最高分’。” 排名 “为什么连我都会觉得排名在前面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为什么我在做决定的时候几乎想都没想?”在一所中学做教师的李玉梅,每每想到这些,对儿子的愧疚感便越发沉重。 2006年5月30日,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一个IP(互联网协议)地址为“gil_婷”的网民在百度“知道”上发布了一个问题:“请问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哪个比较好啊?” 10年过去了,这个帖子没有沉下去。相反,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遍布北京每个家长社区,甚至出现在“北京国安吧”里。而在一些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这个问题更是每年都会被拿出来问一遍。 “关键不是答案,而是这个问题本身。”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副校长徐加胜说,“在我们看来,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对教育的伤害,它把评价学校的标准单一化,不可避免会指向考试成绩,而构成一所学校教育底蕴的理念、文化、传统、特色等要素,在这种比较中就都被忽略了。” 众多家长对两所名校之间比较的围观,渐渐演变为对各个学校的大规模比较。“这所学校和那所学校哪个更好”已经成为各大家长网络社区里的经典句式,而这样的比较帖,点击率常常过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