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的这句描写,让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变得家喻户晓。 1935年5月29日, 红2师4团赶到泸定桥。此刻,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这一仗,也成为中央红军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 油画《飞夺泸定桥》 作者刘国枢然而,一些人却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对“飞夺泸定桥”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质疑一:为何要留13根铁索?红军能夺桥靠的是与川军的“默契”?】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j2开奖直播资料图有人认为,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飞夺泸定桥,是因为与川军达成了某种“默契”,守桥的刘文辉部队才没有炸掉铁索。事实是这样的吗? 中央红军行至四川后,与其作战的四川军阀部队主要是刘湘和刘文辉部。 据《中国军事科学》编辑于兴卫考证,红军抢占安顺场后,刘文辉命令袁国瑞率第4旅火速增援泸定桥。蒋介石曾令刘文辉炸桥。刘文辉之所以未炸,是因为泸定桥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把桥炸了会激起民愤,而且自己的部队也没有了退路,何况炸桥之后重修代价太大。为应付蒋介石,他提出了另一替代办法: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烧桥,事实上其部队在泸定桥也是这么做的。 参加过飞夺泸定桥作战的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忆长征》中曾写下这样的画面:战士魏小三最早牺牲,从桥上脱手落入河中。接着,中了弹的刘大贵也趴在铁索不动了。紧跟着,刘大贵落入水中。不料对岸燃起火来,铁索烧得发烫,冲在前面的刘金山始终抓着铁链,手臂下的疤痕,正是匍匐在铁索上烫下的伤痕。 如果红军真与敌人有了某种“默契”,战斗恐怕不会如此惨烈。 【质疑二:从战术上讲,“飞夺泸定桥”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泸定桥纪念馆内的雕塑。 j2开奖直播图那么我们就从战术角度分析一下: 先说红军的行军速度。红4团从28日清晨到29日清晨奔袭120公里,“昼夜兼程二百四”是很可能的。红军官兵常年在山野地区穿插作战,特别是红1军团素有急行军传统,所辖5团曾在长征中创造过奔袭160里(80公里)夺取鸭溪的战例。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同样创造过昼夜行军240里(1947年秋清风店战役)、14小时疾进145里(1950年冬从山区穿插三所里)的战场奇迹。 至于红军22勇士攀爬铁索桥“能否打枪”,这个问题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比较麻烦,但对于当年长期翻山越野、经验丰富的红军官兵来说,在铁索桥上用驳壳枪射击、投掷手榴弹都不算难事。而且,夺取泸定桥战斗并非只靠桥上的22个人,岸边,红4团集中了所有轻重机枪、迫击炮用于压制敌方火力,掩护阵地长达百米。这一战法在突破乌江、金沙江、安顺场时都用过,实战效果很好。 今年10月7日逝世的飞夺泸定桥“英雄排长”、106岁将军王茂全曾回忆,他当时作为机枪手用凶猛的火力掩护着战友们飞速的爬过13根碗口粗细的铁索,最终他和战友冒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占领了桥的对岸。 更重要的是,西岸红军在泸定桥激战时,红军右路军已经夺取了大渡河东岸下游的据点。红军的两路突进,很快给布防泸定的敌军造成了巨大战场压力,促使其战意衰退,抵抗很快瓦解。可以说,红军围绕夺取泸定桥实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堪称根据严峻形势实事求是、随机应变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无论抢夺安顺场还是飞夺泸定桥,红军都将机动作战灵活、迅速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强攻掩护渡河的打法更是深谙“以局部优势火力猛攻敌薄弱一点”之战术精髓。 可惜的是,22名勇士的姓名大部分已无从查考,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中留有姓名的仅5人。 【质疑三:在泸定桥根本没有战斗,当时国民党无数通讯没有一份讲泸定桥打了仗?】 这一说法显然缺少充分的史料调研。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