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旅游局通报警告当天,永定区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面排查通报所指的问题,“要把坏事变好事,化危机为契机。”随即,“永定土楼5A景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针对通报的突出问题,我们形成了《永定土楼5A景区问题整改任务分解表》,梳理出5大项26小项整改任务,明确了责任和整改要求、时限。”景区问题整改办工作人员陈祖庆介绍,特别是在经商规范、游览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强制性标准制定。 按照当地政府的说法,要在限定时间内逐项完成整改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迎接国家旅游局专家组复核验收。景区内问题整改标语。 村民的苦恼:生活等待安置 近年来,永定土楼先后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国旅游百强县等荣誉,并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与大部分景区不同的是,永定土楼内还生活着不少客家居民。如何平衡景区发展和民生问题,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考验。 此次景区整顿让当地直面危机。据永定官方通报,在整改期间,景区共劝导“野导”90余人,行政拘留“黑导”1人,遏制“野导”扎堆揽客的现象。 与此同时,针对无照、无证、许可证过期、未明码标价等问题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8份,规范和建档明码标价经营户125户,拆除各类占道摊点175个,规范管理照相人员35户,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得到有效规范。 “景区整顿给村民带来了很大影响,田地、山林都被政府征用,只能通过在景区内做点小生意生活。”景区居民林野(化名)担心,如果整顿太久,生意不好做,生活不好过,“毕竟大多数景区村民是依靠旅游来维持生计。” 更大的难题则来自当地村民的住房安置问题。为保护土楼建筑风格一致性,当地政府曾规定,村内必须拆除与古老土楼风格严重不相符的建筑,不再批建新建筑。 据永定区湖坑镇镇长张臻喜统计,目前洪坑村现有居民910余户,人口近3000人,景区常住人口约在1500人左右。 “最令村民头痛的就是安置问题,其他的都满意。”作为福建省人大代表的林日耕表示,从2001年至今近16年间,政府领导换了三四茬,安置问题依然没能完全解决,“我曾多次递交议案呼吁政府重视,他们回应说牵涉到拆迁问题,有的老百姓不同意,也不能强制搬迁。” 镇长:想方设法尽早安置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永定当地即启动了土楼居民安置房建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14年,当地政府还为此成立工作小组,“力争年内基本解决景区及周边村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我们只能住老房子,一家好几口人却只有两间阁楼,这是最现实的问题。”林野说,年轻人总要结婚生子,但是房子不够住,“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钱去外面买房子,政府能否尽快解决住房安置问题?” “我们一共规划了四期紧急安置项目,覆盖近400户村民,目前已稳妥安置了近百户村民。” 湖坑镇镇长张臻喜说,针对景区村民住房安置问题,政府会积极与村民协商拆迁,统一思想,先按照人均6平方米的标准进行摸底登记,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推进。 张臻喜说,景区内的部分村民因旅游经济的带动,已经在永定、厦门、龙岩等地购置了商品房,“我们要着重解决的是景区内住房条件困难的群众,想方设法尽早安置。” 除了政府的安置,景区的经营利润返点也惠及着当地村民。按照林日耕的说法,景区门票的收入会按8%的比例分成给村民。 “最少的一年六百多,最多的九百左右。”林日耕认为,这项收入算是托景区发展的福,“只有景区经济旺盛,村民才会有更多的利润分配。” “这只是杯水车薪。”林野说,房产少的村民只能继续留在景区过着“蜗居”的生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