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记载,贡布从背包里拿出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尊毛泽东半身塑像,用旗把像包起来,放置于顶峰。下山时,屈银华拿出随身携带的摄像机,转身拍摄了一系列照片,这也是登顶珠峰为数不多的资料。 当时的摄影师陈雷生回忆,队员刚从珠峰上下来时神情憔悴,筋疲力尽,随后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等精力稍稍恢复,陈雷生为他们画了一幅像:3人均身着飞行服,头戴护目镜和登山帽,屈银华和贡布神情严肃地看向远方,王富洲咧嘴大笑。 临终前仍想着钓鱼的“大厨” 1965年,国家号召登山者走出北京,去大山里组建登山队,屈银华拖家挈口到乌鲁木齐担任登山营教练,杨俊英被分配到了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工作。 夫妻俩每天三点一线,到了饭点就带着孩子去食堂。不久,登山队计划因“文革”而搁浅,屈银华被派去教授乒乓球和篮球。自此,他常年带队到南方训练,很少回家。 常年外出的结果是,女儿已经认不出他长什么样。有一次,屈银华出差回来,却被女儿当陌生人挡在门外。屈银华在门外大喊,我是你爸爸,快开门。屈虹在里屋回答,你是叔叔,不是爸爸。 再长大一点,屈虹开始被父亲看做接班人,她一度被父亲挑出去训练,也因此被限制了玩耍的自由。屈银华回到家中还会检查她打球的手法,做的不好就去跪搓衣板。 “看她没戏,就不再勉强我们了。”小女儿屈涛笑着说。 1979年后,屈银华被调回北京担任国家体委登山队中层干部,这时,大女儿开始上一年级,她记得,父亲总是喜欢骑着二八凤凰自行车,把自己放在自行车大梁上,穿梭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这个出生在四川大山林海的登山队员,从23岁离开老家,就几乎没有再回去过。但他很喜欢下厨,且手艺不错,尤其喜欢做四川菜,家里口味也一直偏麻辣咸香。“回锅肉、蒜苗炒牛肉、炕土豆都是他的拿手菜”。屈虹至今难忘父亲在光明楼旧居炒回锅肉时发出的呛鼻麻辣味道。 屈涛回忆,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他生前还喜欢自己用面团做鱼饵。“父亲年纪大了,有次把鱼饵冻到冰箱里,结果把提示的纸条也放进去了。” 搬到通州后,屈银华去了附近几乎所有的鱼塘,“有坑的没坑的他都去过,直到临终前还想着去。” 今年7月9日,姊妹几个带着屈银华去了蟹岛,他坐在轮椅上,身上插着胃管,已经不能有大动作。他用右手拿着鱼竿,静静等着鱼儿上钩,最后钓上来一条两斤多的青鱼。 这次钓鱼后,屈银华被送到医院,再也没有走出来。屈涛说,父亲直到临终前几天还在问身边人,什么时候能出院啊?我要去钓鱼。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