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沛县杨屯镇杨屯中学教学楼。
当年抗战爆发后,曾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尤其是抗战初期川军参加的滕县保卫战,被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最为悲壮的战役之一,不少川军战死疆场,葬身异乡。78年后,一通来自徐州市沛县杨屯镇、距离当初滕县战场仅20公里的急电,在川军后人中再次引发轰动:几天前,当地一位村民联系巴蜀抗战研究院说,这里至今还掩埋有数十具川军无名将士的尸骨,“因为即将改造搬迁,这些遗骸担心被弃。” 来自异乡的急电引起川军后人们的重视,这10天以来,川军后人们两地奔走,联合沛县当地民政部门不停搜集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8日,沛县民政局优抚处郝敬利股长致电巴蜀抗战研究院,给出答复:基本确定当地有抗战时期墓群,一经开挖确认,将建立纪念烈士设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村民急电 徐州沛县杨屯镇杨屯中学,这里掩埋着数十具川军无名将士的尸骨,因为即将改造搬迁,担心这些遗骸被弃。 各方说法 “村里很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曾经看到过当年这些坟墓的木牌,上面写着将士们的家乡:四川。” 据多位杨屯镇的老人讲述,“川军蛮子林”是墓群当年所在区域的俗称,杨屯镇老一辈皆知。 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杨屯中学读初一的张敬刚则称,曾亲眼见到学校翻建时挖出多具骸骨,当时翻建的也正是学校现在的“致远楼”。 年过六旬的村民董继发承认,自己和老伴曾在40多年前,将一块大石碑埋在自家南墙下,这块碑疑似是川军将领的墓碑。 官方表态 基本认可蛮子林是抗战时墓群的说法。在取得开挖许可权后,一经开挖核实,考虑建纪念设施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年抗战爆发后,曾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尤其是抗战初期川军参加的滕县保卫战,被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最为悲壮的战役之一,不少川军战死疆场,葬身异乡。78年后,一通来自徐州市沛县杨屯镇、距离当初滕县战场仅20公里的急电,在川军后人中再次引发轰动:几天前,当地一位村民联系巴蜀抗战研究院说,这里至今还掩埋有数十具川军无名将士的尸骨,“因为即将改造搬迁,这些遗骸担心被弃。” 来自异乡的急电引起川军后人们的重视,atv,这10天以来,川军后人们两地奔走,联合沛县当地民政部门不停搜集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昨日,沛县民政局优抚处郝敬利股长致电巴蜀抗战研究院,给出答复:基本确定当地有抗战时期墓群,一经开挖确认,将建立纪念烈士设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异乡来电 疑似有川军墓群在杨屯镇8月7日晚,巴蜀抗战研究院的川军后人何允中接到一通意外来电,电话另一端是徐州沛县杨屯镇一位村民李东虎。他告诉何允中,他们村里有一墓群,都是当年参加了滕县保卫战的阵亡将士墓,约有烈士50余位。当时有木质墓碑,后建学校将尸骨掩埋在下面,现要开发为旅游区,学校将被搬迁,将士遗骸恐被遗弃。 何允中的心立刻揪了起来,立即将消息通知巴院成员,召集开会商量此事。李东虎搜集了很多杨屯中学埋有川军遗骸的资料。 记者在次日联系上了这位热心的李东虎,在他浓浓的徐州口音中,仍能感受到他的迫切心情。 他说,这片坟墓具体地点位于江苏沛县杨屯镇的杨屯中学。1938年滕县保卫战爆发时,这里还没有学校,原址是一所寺庙。战斗结束后,这里就掩埋了不少牺牲的将士。后来这里建了一个杨屯中学,把坟墓平完了,不过尸骨都还在校舍下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扩建,还挖出过小部分的尸骨。 “村里很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曾经看到过当年这些坟墓的木牌,上面写着将士们的家乡:四川。”李东虎说,“我曾经翻过家里的县志,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但是有许多村里的证人在,可以肯定地说,葬的这些都是四川人,没有一个是外省的。” 紧急会议 川军后人成立调查工作组接到李东虎来电的第二天,何允中就同巴蜀抗战研究院的川军后人们召开了紧急会议,还成立了一个“沛县往事追踪工作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