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华:中国的家长群体其实已经出现分化。对于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而言,家长仍然希望孩子通过上名校而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但对于非第一代大学生而言,家长的期许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应对未来的生活。 前者对教育质量没有过高要求,只要能够考上大学就行;但后者对教育质量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所谓名校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就不能应对未来的竞争,名校就没有意义。 新京报:是国内的学生才有“家具”化问题吗?外国学生呢? 秦春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不止是中国,国外也一样。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里就有不少“失去灵魂”的优秀学生,也就是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所称的“优秀的绵羊”。如何尽可能少地挑选出“绵羊”,如何让“绵羊”重新变成“狮子”,是当代本科招生和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京报:学生为了上名校而遵从“流水线”,是因为名校情结吗? 秦春华: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的“名校情结”不一样。国外的“名校”,实际上是从古希腊的教育传统延续下来,是贵族和精英的“俱乐部”,进入这个俱乐部,就意味着进入了上层社会。 中国的“名校”没有这个保护机制。人们以为名校可以提供,但其实它只在刚毕业的时候可能会提供一点儿,时间长了,社会仍然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为什么上了北大、清华的学生中会有很多人失落?因为他们发现这和原来想像的不一样。 3 【谈教育改革】 单凭高考分数招生存在一定问题 人生需要目标,直播,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成功,要比别人强,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她)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 ——摘自秦春华发表的文章 新京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秦春华:目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来录取学生的制度,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能否被录取,实际上只取决于一两分之差,这就要求他们在考试上不允许出错。但实际上,谁能保证自己永不出错呢? 我们都是在按统一的标准,把学生们选进北大清华,但更有创造力的学生可能无法在高考这样的竞争中胜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高校之后,再去挖掘学生的特长、激发潜力,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长期的重复性训练已经使他们的个性泯灭和退化了。除了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有价值好玩的事情。 新京报:国外高校是怎么改变“家具”学生问题的? 秦春华:国外大学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大学招生录取的标准。最开始是不以标准化成绩为唯一录取依据,后来为了应对家长针对性的包装,发展出精密技术来甄别适合自己的学生,其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是优秀的,但至少保证了他(她)们都是各具特色的。对于这些旨在培养美国和全球领导者的名校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和他人一样,因为只有不一样,才可能在未来领导其他人。 新京报:国内大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做自己? 秦春华:在国内大学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的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发现学生的特色,但在综合评价体系下,就有可能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由此也会形成一种竞争机制。那些注重培养学生特点的中学,可能会为大学输送更多合格和优秀的学生,大学的培养也是一样。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更有个性化的培养,而不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模式化训练,这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的趋势。现在包括北大在内的很多高校已经在改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权利去选择喜欢的专业和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到真实的世界和生活当中,都是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我们对教育、对职业、对成功的理解都太单一,太贫乏,缺乏想像力,只是按照成人对世界的理解去教育学生,但学生要面对的是未来的社会。那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并不知道,学生又怎么可能知道呢?因此,只有让每一个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以无数个体的千变万化去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单一的教育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图/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官网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实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