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张尼)6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北京医疗资源进一步增强、资金投入水平和占GDP比重都迅速提升,不过,北京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就医体验的改善程度与资源资金投入增加幅度不匹配,看病难的问题总体上并未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7月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全书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几个方面,利用官方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北京市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城市治理体制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分析和梳理。 报告通过梳理有关数据发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医疗资源进一步增强、资金投入水平和占GDP比重都迅速提升。其中医疗机构总支出从2010年的75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16亿元,将近翻番,远超GDP增速;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5.76%上升到7.49%,已接近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十二五”期间,北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投入高增长,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质量和就医体验的改善程度与资源资金投入增加幅度不匹配,看病难的问题总体上并未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报告称,北京市社会资源投入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新医改自2009年开始实施。2010-2014年间,三级医疗机构支出从433.9亿增加到933.9亿,增长500亿,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二级机构支出相对三级机构的比例从2:5急剧下降到1:4左右;社区卫生中心支出相比三级机构比例基本未变,不过从1:8弱(12.3%)变成了1:8强(13.7%)。 报告认为,新医改5年,医疗资源投入的倒金字塔结构并未改变,反而是大大加剧了。这是造成看病难问题没有真正缓解的结构性原因。 报告称,在卫生总费用的政府支出、社会支出和个人现金支出三元结构中,社会支出占比在不断增加,政府和个人的现金支出占比在不断减少。 单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合理的变化趋势,但这个结构优化其实是通过“做大分母”实现的:一方面虽然政府支出和个人现金支出比重在下降,但绝对数并没有减少,2010-2014年间,政府支出从约240亿增至400亿,个人现金支出从210亿增至305亿;另一方面,社会支出绝对数增长得非常迅速,从405亿增至近900亿,其中2013年到2014年1年就增长了24%。 “社会支出主要是职工医疗保险费支出,这给医保费用带来巨大压力。”报告评价。 此外,针对医联体推进问题,报告指出,为推行分级诊疗,北京市自2012年起开始推行区域医疗联合体机制,到2015年底,全市医联体数量达到43个。2013-2015年间,全市医联体累积上转患者共15.8万余人次、下转患者4.3万余人次,但同期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不少于6亿人次,通过医联体转诊只占门急诊总量的约1/3000。 报告认为,造成医联体推行不深入的原因,从政策策略上看,还是政府缺乏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力度。市有关部门于2013下发的有关推动文件,只是明确了医联体的“签约”环节,并未对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流程”和“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也并未在市级层面建立经常性的研究、指导和督促机制,只要求各区县做好“顶层设计”,并就医联体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对于首诊率、转诊率体现医联体实际运行程度的具体指标也未提出考核要求。 目前北京市医联体的覆盖范围是在区县内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这样做能够较快实现医联体全覆盖,但同时取消了居民对医疗提供者、基层医疗机构对上级医院的选择权,消除了医联体之间本来可以有的适度竞争,不利于医联体长期健康发展。 报告认为,应该让每位居民可以在两个或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相应的医联体中进行选择签约,社区卫生机构也可以定期重新选择要加入的医联体,从而形成两个层面的适度竞争。 与此同时,应改革筹资支付方式,以医联体为对象,以签约服务人头为依据进行总额打包。这样,一能有效控费,二能促进医联体之间的合理竞争,提升其内部管理,三能激励医联体对签约居民人群进行全面健康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