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嘉宾李建华: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
徐康明:城市交通专家
陈越峰: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平台兴起,人们出行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可否认,从出行角度来说,网约车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特点,迅速吸引了众多出行的用户。然而,相伴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约车安全隐患频现,用户对此担忧不已。那么,究竟该如何降低和控制网约车风险?相关管理部门又该起到什么作用? 新闻背景 网约车乘客频频遭侵犯 网约车平台的蓬勃发展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近期司机恶意骚扰乘客等恶性事件频发使得网约车安全再度引起关注。 5月2日晚,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师搭乘网约的顺风车返回学校的路上,被司机带至偏僻处抢劫并杀害抛尸。此后,该网约车平台发布长微博予以证实,并称犯罪嫌疑人在注册时使用了真实的身份证、驾驶证以及行驶证,但案发时车辆的牌照系伪造。 就在此案发生前一天,即5月1日,海口4名女生乘坐网约车时,竟然发现司机边开车边自慰。惊恐之下,女生将司机不雅举动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并公布该司机的电话号码和车牌,呼吁大家注意乘车安全。随后,网约车平台对该名司机做出永久封禁的处理。 再早前的4月25日,媒体报道了一起女乘客遭专车司机殴打的事件。乘客杨女士通过专车软件叫车,“司机态度不好,一直在抱怨地点不好找”。到达目的地后,杨女士用手机软件结账时给了“一星”差评,谁知司机对此很不满,随之对乘客进行殴打。 关于网约车安全问题最新的事件是在5月9日,天津一女乘客微博爆料称通过约车平台打顺风车,行程中顺风车司机赤裸下身,仅覆盖一条五分裤。 回顾这些事件,本港台直播们不难发现,打车软件普及之后,网约车时常被曝出安全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性骚扰、猥亵及动机不纯的治安案件。 有业内人士指出,网约车安全事故频发与平台此前对司机的准入门槛设置过低有关。今年3月底,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通报,深圳网络约租车驾驶员招录普遍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据深圳公安部门排查,部分网约车驾驶员存在吸毒、精神病、违法乱纪等问题,一些被注销驾驶证的“毒驾”人员,使用已注销的驾驶证注册成为网约车驾驶员。在这次排查中,深圳市网约车驾驶员中发现有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 热点问答 1 部分平台缺乏安全前置机制 京华时报:最近,网约车行业不断曝出不良现象、甚至恶性安全事件,怎么看待这些事件?此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徐康明: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目前除了北京首汽、上海大众以及广州如约等出租公司自建网约车平台外,其开奖直播平台地位尚待明确。既然如此,乘客的权益便很难得到保障。但是,网约车平台为了打消乘客的顾虑,普遍实行后赔付机制,即通过保险公司为乘客购买保险。实际上这是一种有限的后赔付机制,如果乘客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比如需要长期医疗或者丧失劳动力,医疗费用如果超出赔付额度的话,乘客的权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 本港台直播认为网约车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前置机制的缺失。现在部分网约车平台没有承运人资质,一旦出了事故责任主体不明确,平台往往将责任推到司机身上,而这些司机是没有能力成为责任主体的。其次,部分平台对驾驶人员的审核和监管不到位,有些平台对于司机的选用和管理没有统一的规章,或者有规章执行不严,导致司机和证件或者车牌无法一一对应。还有就是车况问题,目前的网约车车况也缺乏相应的安全前置机制,车辆日常的维修保养和审核机制也缺失。 所以,现在的部分网约车平台是在以上三项监管机制缺失的前提下服务的,产生恶性事件是必然的。此外,地方政府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都在等待政策出台,没有及时对非法运营车辆进行阻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