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红”遍地的年代,只要运作得当,不管是为地产商站台,还是去夜场走穴,女孩儿们只要把领口拉低十几厘米,就能收获真金白银。 事实上,一直纠结于成名的初衷和结果的苏紫紫,已经被那些更熟悉营销路径的“网红”面孔所取代。 从撕掉标签到贴上标签 这几年,王嫣芸一直试图解释清楚,当年成名的初衷。 2010年11月,她在人民大学举办名为“Whoam I(本港台直播是谁)”的展览,展出了自己16幅人体黑白照片、1段自拍视频及1个内壁全为镜子的箱子。“本港台直播想去讨论,本港台直播们脱掉了衣服,撕下了所有标签,本港台直播们是谁?” “当时年纪小,觉得做了一组很牛逼的作品。”王嫣芸说,这展览其实是一个作业,因为题材大胆,有同学隐晦地表示,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和她一起展览,“本港台直播找到学校,干脆花光了积蓄,单独办了个展。” 一家网站专访苏紫紫,采访视频里,工作中的她毫不避讳镜头,赤身裸体与摄影师沟通,“本港台直播从不清场,本港台直播觉得本港台直播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视频中,她还透露了身世:童年父母离异,少年辍学出走,后来住房遭到强拆,努力考上名校后,又做裸模赚学费、为奶奶治病。 视频在网络上火爆。19岁的王嫣芸,被“名校”、“裸模”、“拆迁”、“原生家庭”、“炒作”等一系列标签裹挟。 2011年1月6日,因不满媒体揪着“人体模特”不放,苏紫紫在闹市中投入鱼缸,拍下作品后,裸身接受五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她和记者相视而坐,“本港台直播敢坦然地看着你,你敢看着本港台直播么?” 她后来解释,这场行为艺术,她想向记者表达的是——“大家揪着不放,好像本港台直播一辈子都是人体模特,你们既然这么关心本港台直播的身体,那你们就别问本港台直播,去问它吧。” “苏紫紫裸体接受采访”再次引爆舆论,非议蜂拥而至。 开始不断有人自称是“苏紫紫的幕后推手”,也有许多人揭露苏紫紫“身世造假”。 “起码有十个人在网上自称是本港台直播的推手,似乎所有人都想从这件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评判。”王嫣芸说。 有湖北本地媒体去王嫣芸老家探访,证明她并未“身世造假”。但仍未止住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批判:“不要脸”、“鸡”。更不堪的是,在网上搜“苏紫紫”,永远和色情图片联系在一起。 王嫣芸选择了更激烈的反抗,她又将所有的骂自己的话涂在身上,用墨水狠狠地泼自己,并命名为《泼墨》。 这种行为艺术的表达,并不被公众所理解,批判之势愈演愈烈。 “本港台直播没赢,也没被打倒” 在这场“越反抗越黑”的风暴中,王嫣芸选择让苏紫紫销声匿迹。 关于对于错,她始终是矛盾的。 在回忆当年那一系列的出位之举,王嫣芸说,当时的她,对于自己做这些事情的影响和后果,并没有十分清晰的预判。 “那是一种本能地反抗。本港台直播没有赢,也并未被打倒。” 把目光集中到舆论的输出端,王嫣芸去了一家晚报实习。“本港台直播就是想搞明白媒体是怎么运作的,记者们都是怎样去观察一个人的。” 那是一段她称之为“卧底”和“打入内部”的日子。她希望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在舆论中受到抨击,怎样做才正确。 在报社里,她看到编辑记者拿出同城所有的报纸,来点评同一题材报道的角度。她体会到了“角度”的含义。 她对媒体的态度,也在随后发生了改变。 王嫣芸参加了综艺类节目《奇葩说》,节目组希望她能坦然说说做为“苏紫紫”的那段经历。 “在台上说到一半本港台直播突然觉得很羞耻,这个羞耻的点很奇怪……本港台直播为什么要反复索求一个艺术家该有的尊严,而不是索求一个女人需要的尊严?” 这几年来,王嫣芸反复思考,她承认自己希望得到世俗的谅解,“本港台直播希望本港台直播自责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就可以说本港台直播是一个好姑娘。”但她转念一想,“本港台直播没有错。” 几年后,王嫣芸想明白了,苏紫紫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不停地选择极端的表达方式,“就像当年裸体接受采访一样。” 她选择用另一种方式争夺话语权。 “要从那些排山倒海的舆论泡沫里面杀出一条生路来。” 王嫣芸参加了一档演说类电视综艺节目。节目中,她脱掉鞋子站在舞台中央,眼圈含泪地讲述王嫣芸与苏紫紫的故事。 她与苏紫紫和解了,“本港台直播不再杀死苏紫紫”。 要分个输赢 “长大了”的王嫣芸,有了家庭,她嫁给一位大她22岁的画家,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工作室位于朝阳区崔各庄附近的一个艺术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