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进行申请报批,还号召周边商户的人也共同维护。大家一起献爱心,一起来维护,才能真的起到作用。”马岗说,截至目前他的“爱心墙”还没有出现过过于破旧的衣物和内衣等,而“爱心墙”的设立,也受到了周边不少菜农和老人的欢迎。 春城晚报 记者 朱琦 实习生 杨静/文 记者 刘筱庆/摄 马上就评 爱心墙不应一取了之 满怀善意的北站隧道爱心墙,没多久便沦为影响市容市貌之所,以至于不得不就此取缔,无疑令人惋惜。基于已知的信息,爱心墙之所以没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人们满满的善意不能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传递至需求者手中。 好意施惠的人把衣物放在爱心墙,理想中的图景是需求者主动来取,爱心墙则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爱心墙最终只能说成为人们爱心的集结地,并没有发散开来。时间一久,在没人清理的情形下,一大堆旧衣物聚集在一块,俨然成垃圾场,被取缔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换个角度,如果彼时有人来规范管理,让爱心墙动起来,首先制定一些规定,把人们的公益热情整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比如说对于自发捐赠的衣服进行消毒,避免卫生问题。然后再组织人员把收集的资源统一发送至需求者手中,或者是把爱心墙的消息加大分贝宣传出去,竭力让需求者都能听到,显然比如今简单粗暴的取缔好很多。而这,归根到底也是一个民间慈善的问题。爱心墙的新鲜出炉,意味着人们的爱心依旧,民间慈善正在日益勃兴,但民间慈善事业若想有序发展,进而呈井喷之势,离不开专业化改造、规范化运行。也就是说,政府的监管不能缺位。政府应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保障职能,与民间公益实现无缝衔接。 具体至爱心墙来说,不难发现,一开始就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如果有关部门能够一开始就规范引导,尤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更多有需求者受助,也就不会出现爱心墙成为垃圾集散地的情况。而在爱心墙成为垃圾场之后,就干脆取缔,实际上也比较欠妥,因为市容和爱心墙可以兼得,而爱心更不应该轻易“取缔”。 一言以蔽之,爱心墙构筑,需要政府“续力”。 刘孙恒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