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逼婚、结个婚的对立面,是爱情。爱情观念深入人心,仿佛是全世界人民共同价值观了一样,但其实爱情只是欧洲文化的结果,它与个人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集体主义产生不了爱情,大家庭自然也是爱情的敌人。情人节快乐!
武志红 微信公众号:wzhxlx 一直反感集体主义,喜欢个人主义,并认为个人主义的精髓,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以拯救世界,可以吗?弟弟犹豫了一下说:不可以! 后来一直想了解,西方的个人主义是如何诞生的,这个传承从何而来。结果,在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的力量》一书中看到这个说法——崇尚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是从对爱情的推崇中来。 催婚,逼婚,急着结个婚的对立面,就是爱情。 爱情,现在貌似是全世界都在追求的头号事情,大多数影视与文学作品,都在歌颂爱情,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爱情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实际上,爱情,最初仅仅在欧洲诞生。并且,爱情与个人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集体主义诞生不了爱情,只会诞生爱情悲剧。作为集体主义的一种代表,大家庭自然也是爱情的杀手。 最初从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那儿了解到这个观点时,我蛮震惊,但后来越来越觉得有道理。 分享坎贝尔的一段访谈,特别喜欢他引用的这句话: “让我在这世间拥有自己的天地,不论是被打入地狱还是被救赎。” 以下摘录了书中关于爱情的两千多字的对话,与大家分享。 说明:莫即比尔-莫耶斯,美国一名记者,坎贝尔的崇拜者与学生;坎即约瑟夫-坎贝尔。 ———————————— 爱从眼睛,触及内心。 眼睛,是心的斥候, 眼睛四处侦察, 那能让内心喜悦去拥有的事物。 当它们一致和谐 且心意坚决时, 完美的爱便诞生了。 从那由眼睛让心恋着的事物而生。 除了一念倾心之外, 爱不会诞生,也不会开始。 是恩典所赐,是命运的必然。 ——古义劳特-德-勃涅 莫:爱情是一个如此广泛的主题,所以如果我说“我们来谈谈爱情吧”,你会从哪里开始呢? 坎:我会从12世纪欧洲的抒情吟游诗人说起……在西方他们是率先具现代爱情观的一群人 莫:你的书中有一首诗描述到这类四目相遇的体验,“爱从眼睛,触及内心……” 坎:这种体验和当时教会支持的一切相违背。它是个人的、个别的体验,而且我认为这种体验是西方之所以伟大的精髓之处。这种体验也是西方之所以和我所知道的其他传统不同之处。 …… 它的重要性在于,促使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个人对自身体验的信心,而不是装摸做样地叙说一些由他人得来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人性、生活与价值的体验,用以对抗专断、单一思想体系的合法性。 …… 当婚姻不是由心来安排,而是由社会来安排时,便是对心灵状态的破坏。 …… 任何跟随直觉所选择的职业,都应有这种精神——没有人会把我这个抉择吓跑,不论发生什么事。这是对自己生命与行为的肯定。 莫:在选择爱情时也是一样吗?
坎:是的。 但丁《神曲》中最有名的一段:弗朗契斯卡说,帕奥罗和她坐在花园的一棵树下,读着兰斯洛特和基娜薇的故事,“当我们读到他们的第一个吻时,我们互相凝视着对方,那一整天便再也无法读下任何东西了。”那就是他们堕落的开始。 这种美妙的体验却被谴责为原罪,抒情诗人反对的就是这种说法。爱情是生命的意义——它是生命中的最高点。 莫:这不就是瓦格纳在他描写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伟大歌剧中所说的吗?他说,“让我在这世间拥有自己的天地,不论是被打入地狱还是被救赎。” 坎:没错,那正是特里斯坦所说的。 莫:意思是,我要我的爱情,我要我的生活。 坎:这就是我的生活没错。并且我愿意为它付出任何代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