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方案,方案中提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到了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楼继伟2014年接受j2开奖直播记者采访时说。 横在楼继伟面前的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分税制虽然解决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部分问题,但对政府事权的划分没做多少考虑,主要是财权方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这一轮财税改革,是国家治理改革,目的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在改,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主要是教育、医疗、社保所面临的风险在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之间如何均衡分担的问题。财政支出中社会支出占比越来越高,一方面显示出政府在民生方面担当更多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带来刚性支出的问题,反过来影响财政。 更大的问题是将要操刀财税改革的部门——财政部的一系列问题,楼继伟认为当时的财政部一些司局的分工不尽合理,存在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或推诿扯皮的现象,工作合力不足。财政部内部部门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有一些干部上升交流的问题。 改革 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直播,两年半时间,楼继伟操刀了这一轮的中国财税改革。 在2014年开始,国务院与财税部门连续发出了十份关于财税改革的文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清理税收优惠、推广PPP模式,剑指改革之前旧的发展方式。 通过加强债务管理、让政府债务更加透明化,通过预算约束,通过推广PPP,楼继伟希望通过一整套的财税改革体系,让中国努力向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经济靠拢,来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方式。 楼继伟对财政部内部操起了手术刀,这也是财政部自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构职能和干部调整。 2014年9月,财政部一次性公布了大量司局长职位的调整,同时还对财政部的内部业务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总计涉及14个司局。其中新成立政策研究室、资产管理司、国际关系合作司、国际财金合作司四个司局。此外,预算司、税政司等核心司局的职能得到加强,分管权限也得到扩充。 从2014年9月开始到楼继伟离开财政部,人员的调整一直在继续,财政部所有的司局位置已经全部换过一次。 楼继伟没有将眼光局限于财政之中,如同在他的书中所言,财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交汇点。如果说以往的改革,主要涉及“财”,也触及“政”,那么下一步,“政”是绕不过去的。 所以楼继伟并没有站在财政去看财税改革,经常看到楼继伟在谈论其他的改革,比如职工保护、社保改革、户籍改革等。 2015年4月24日,身为财政部长的楼继伟回母校作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做“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然而全文很快被网络改为“我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四处传播,各方更是争相解读,以窥探这位掌控中国政府“钱袋”的高官,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这次演讲中,楼继伟对中国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前景有乐观的估计,也有悲观的判断,他觉得两者是“五五开”。支持者赞许他揭示了中国当下最大的危机,反对者则认为,他身为高官,不应随意发表悲观言论。 其实这些内容早在2015年的中国财政学会会议中讲过,2015年4月,在被当选为中国财政学会会长时,他曾说过这样一番话:现代财政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范围。因此,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财政需要领域的事项,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财政就不应介入,以免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凡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而市场又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财政就必须介入。而这种介入必须具有可持续性。 在这场会议中,楼继伟还表达过财政收入增速应该略超过GDP的增速,有利于政府调控市场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2014年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虽然略超过GDP的增速,“但是在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情况下实现的”;而且,导致收入增速下滑的影响因素,在2015年还将持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