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从造船企业采访了解到,造船企业破产,受影响最大的是银行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鼓励造船企业发展,给予其优厚的贷款条件,并在土地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条件。造船行业的危机有可能延伸至银行业,这种情况在国外已经出现。 德国银行正承受着来自于航运的巨大负债压力。由于一些德国银行一直是航运业最大的贷款机构,受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资产规模为290亿欧元的德国不莱梅州立银行正因持有不良航运业资产组合而苦苦挣扎,不得不将其航运业资产组合中的4亿欧元坏账销账,该行将在这一年面临数亿美元的亏损。此外,德意志银行也在寻求出售至少10亿美元的航运债务。 “根本不知道底在哪里” 不少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十分悲观,他们对行业趋势的判断由“仍未见底”到“根本不知道底在哪里”。 记者了解到,航运连带造船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这一轮市场低谷已经走过近十年,目前仍处于下行趋势。 在运输需求下滑的背景下,航运企业已经开始控制运力增长。据克拉克森统计,2016年新造船订单数量达到近20年来的最低。然而,运力的增长仍然高于需求。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介绍,今年二季度,运力上涨约为6%,而需求上涨仅为2%左右。 总体而言,短期的需求和严格控制的供给有助于扭转低谷局面,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取决于宏观经济走势。 “航运业的波动性较大,加上投机金融资本的涌入,j2直播,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的震荡,这对于重资产的航运企业而言是巨大的考验。”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骏说,自2008年以来的行业低谷之所以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马士基集团首席财政官Trond Westlie表示,航运市场面临的风险来自于贸易壁垒、增长降低、航运需求减少。全球贸易近年来呈现持续低迷的态势。世界贸易组织4月发布的全球贸易报告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速预计仅为2.8%,继续低于过去30年来5%的平均水平。至此,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五年低于3%,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时期。 过剩产能“僵而不死” 企业破产停产,并不意味着去产能。有业内人士认为,只要生产能力还在,一旦市场转暖,马上就可能投入生产。 近十年间,全球新造船市场在急速上升后很快陷入困境。在投资热情最高涨的2007年,全球有220家船厂获得了至少一条20000载重吨以上的订单,较2005年上涨80%。然而,全球经济的下滑终止了这股热情,2009年,新签订单的船厂个数较2007年下降45%。尽管我国船厂受政策支持在2013至2014年获得了一些新船订单,但整体而言,造船订单正在难以遏制地减少。 据克拉克森统计,在2007年接获订单的220家船厂中,仅有80家在2015年有所斩获。退出市场的造船企业中,包括87家中国船厂,其中大部分是专注于散货船的厂家,也有一批欧洲船厂,在与亚洲船厂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船企接获的散货船订单量仅为102艘,比2014年的377艘减少了72.9%,比2013年的620艘减少了83.5%。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远海运和多家造船企业了解到,航运造船市场正在回归理性,2008年之前航运市场处于上升期,催生大量资本进入造船业,极大地透支了未来的需求。等到投机资本退出航运市场,运价相对稳定之后,行业才能够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认为,我国造船行业需要从这十多年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产品单一、恶性竞争将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困境。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日本船厂的订单不降反增,正是胜在其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 记者采访造船厂了解到,造船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要去除产能,通过市场之手让一些企业退出市场仅仅是第一步。专家认为,吸取这一轮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的教训,针对造船行业需要加强行业规划和调整的力度,避免市场转暖后,造船企业一拥而上,恶性竞争,而是要集中生产研发能力去突破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完善造船行业配套能力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