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 日,国资委召开"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媒体通气会,首次公布公众关心的十项改革试点工作相关内容。这意味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从政策转向落地的关键时期。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和多位业内专家,深度解读国企改革试点内容。 选 三至五家实行董事会职权试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落实董事会职权已经纳入十项试点,今年将在完善原有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再选择三至五户企业进行试点,同时指导地方开展这项试点。 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工作,国资委成立以来大力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建设,目前已经有85户中央企业建立了规范董事会。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董事会规范化运作还存在"有形无神"等问题,未发挥应有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董事会职权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为此,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工作,选择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公司、新兴有限公司等4家中央企业作为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企业。 "这项试点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与董事会的职责权限,依法落实董事会相关职权,完善董事会功能,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董事会规范有效运作。"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按照初步计划,该项试点工作将在原有中央企业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将落实董事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和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6项职权作为本次试点的主要内容。 据了解,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关于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工作意见》(简称《工作意见》)。待中央深改组审议批准后,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根据《工作意见》的要求,制订完善相关具体措施;试点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工作意见》的要求,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落实董事会职权,核心就是实现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这次试点更是在之前基础上的一次深化,把应该由董事会决策的权力交还给董事会,包括选人的权力,选聘经营班子的权力,真正在落实职权的同时同步落实责任,有效调动董事会积极性,促进董事会作用的发挥,为企业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将在充分竞争领域开展市场化选聘 市场化选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变。《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今年,要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实施多个试点。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试点工作将在各级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控股的一级企业进行,国资委和各省市将分别选择3-5家企业进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而在此基础上,优先选择2—3户处于充分性竞争领域的商业类企业,以及经营困难、重组改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企业,和部分条件成熟的二三级公司展开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 记者了解到,市场化选聘试点包括四方面工作:一是依法落实董事会在经理层成员选聘、业绩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职权;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清晰界定国资监管机构、企业董事会、企业党组织在经营管理者选聘和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三是主要采取公开遴选、竞聘上岗、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市场化方式,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遴选、吸纳一批确有真功夫、市场充分认可的优秀人才到国有企业干事创业;四是规范实行聘任制和契约化管理,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严格聘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实行市场化退出。 彭华岗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本港台直播们在市场化选聘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尝试,实际上这样改革的目的,就是在制度层面形成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以往的"同纸任命"为分层管理,有效解决经营管理者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同时激发企业家队伍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也是国资监管机构推动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积极尝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