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晓红 央妈48小时狙击战之后,1月14日,隔夜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定价(CNH Hibor)大幅回落至3.60%,流动性危机得以缓解。而此前三天分别为 8.31%、66.81%、13.39%,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一度告急。市场传这是中国央行打击人民币做空者所致。 聪明的央妈非常清楚,在离岸市场干预汇市的稳汇率成本,较在岸市场少多了,且成效好。这对家底(外汇储备)见薄的中国来说,似是明智之选。要知道,过去一年,为稳汇率,市场预估央妈至少花了数千亿美元。而且,此趋势或未止住。2015年12月缩水的逾千亿外储,其主因或是“资本流出+干预汇市”。 但是,当日盘中港币汇率急速贬值0.36%,最低贬至7.7895。莫非投机资金转移战线——蓄意攻击港币?或是资金开始撤离香港,98危机重现? 蹊跷陡变、云波诡异的股市、汇市联动背后是回不去的曾经。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还会越来越大,全球经济或在经历超级债务周期与大停滞;一列陌生的时代火车轰鸣开来。 人民币在囧途 犹豫再三,杨女士还是下单了,通过网银购汇一万美元。 她选择的购汇理由是“因私旅游”,尽管她短期内并不打算出国。她知道这样操作无甚实际意义——以6.5873的汇价换成美元之后,目前以近乎零的活期利息趴在账上,仅此而已。但至少,她觉得心踏实些。 人民币2016年开年来的“狂贬”让她觉得有些惶恐。 这一天,杨女士的朋友也碰巧在网上购汇上万美元,新年开启新的5万美元额度之后,也许需要重新配置现金资产。因为人民币资产回报率持续降低,2015年3季度,美国风险资产回报率较中国高出40%,居民开始思忖海外配置资产;国际投行也在重估人民币资产。 周围像杨女士一样并无实际用汇需求,只为保值或增值的人;或者有备无患——买点美元的人并不少。不习惯人民币大幅双向波动的他(她)们忽然发现,步入猴年的人民币开始下窜上跳。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其在2015年8月11日已登场,当时汇市、股市联动,振动全球金融市场;而今一幕,如出一辙。 新年伊始,一周A股逾7万亿财富被蒸发,其恐慌堪比2015年三周蒸发的21万亿市值,最大诱因均是汇率贬值,惟一的不同是熔断机制助推了这次恐惧。事后,市场也没有因为熔断机制的叫停而“消停”。 人民币囧途的另一个场景是,QDII额度或通道告急。始于近一两年的贬值预期在去年四季度尤为明显,这让具QDII资质的金融机构加快发行海外资产配置类产品的发行。诸如一些信托、基金公司的QDII额在去年底就基本见底。 也有具海外投资实战能力的对冲基金在迫切寻找QDII额度或通道。国际市场正在加大的波动性,包括若隐若现的黑天鹅因子让其逮到套利空间。 一家通过量化研发获成熟套利策略的对冲基金,在2013年4月~2015年11月平均年化收益22%,31个月总收益67%,历史最大回撤 这家机构相信,强美元周期下,全球货币都在相对美元贬值,投资大额资产的最侍配置途径便是QDII产品,因其不受个人每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的限制。以8月11-13日为例,若此间配置美元资产,3天收益可达4.6%。如此,其希望通过合法渠道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资产风险,出海创汇。 这家对冲基金的窘迫在于,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除了QDII,找不到投资海外的合规渠道。眼下的情况则更为微妙。市场隐约洞悉——监管层或在收紧资本流出渠道。部分QDII大额申购在“关门”。1月12日,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公告称,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暂停大额申购。1月8日,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三只QDII就因同样原因公告了暂停大额申购。更早的1月7日,国泰旗下5只QDII公告称,因外汇额度限制而暂停大额申购。 如此场景并不多见。想当初,人民币升值周期之际,QDII产品几乎无人问津,QDII额度时常闲置。资本缘何一夜之间转向?这次可能不只是短期趋利的投机资本,还有一些寻找项目的中长期好资本也在蠢蠢欲动。 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过去二十多年发展模式吸引的外资和趋利资本,或行至逆转拐点。国内资产荒的背景下,一些国内居民和企业考虑投资海外——这几乎是刚性需求。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分析,刚性资金外移需求,挡也挡不住。如果通过资本管制手段抑制资本外流,可能会事得其反,使得一些本来不想转移资产的人更加急于转移资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