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慈善法》的落地对于信托机构而言按下了“业务创新”的开关。大量信托机构终于摆脱了在信托计划中“类公益信托”和“公益类信托”等字眼,名正言顺地以慈善信托受托人身份出现。 同时,基于在资产管理领域“术业专攻”的优势,大量信托机构纷纷试水慈善信托,一方面满足信托公司新老高净值客户表达爱心、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公益替代营销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顺应此前银监会下发“99号文”的转型方向,慈善信托成为信托机构业务转型的支撑点之一,并有望在未来走上市场化运作路径,扮演信托公益盈利来源的角色。 但第一财经记者也注意到,慈善信托依旧面临着包括慈善组织参与有限、税收优惠制度尚未落地、配套制度仍待出台、用户市场教育尚处初期、市场化运作还未成形等诸多现实问题。大量信托机构依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是这次的“石头”看得见、摸得着。 托管人信托公司主导 《慈善法》第四十六条指出,atv直播,j2直播,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但是,从目前市场中已经推出的慈善信托计划可以发现,委托人无一例外均选择了信托公司,至今尚无慈善组织出面。 作为慈善组织代表的红十字会、基金会等社会慈善组织尚未重圆破碎的信任,高净值人群却亟须新的通道表达爱心。而《慈善法》的落地破除多项实际操作层面的障碍,顺利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慈善信托。终于“浮出水面”的慈善信托让“委托之手”无一例外地伸向了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拥有金牌牌照,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上海信托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意味着信托公司会对委托人捐赠的善款以及放置在信托计划中的资金进行完整且详实的信息披露,并且聘请外部监察机构与监管部门打造联合监管架构,铸造破除当前慈善捐赠“不信任”的利器。 此外,相对慈善组织,作为资产管理机构,信托机构对资金的增值保值运作的专业性也已经在过往的主营业务推进中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慈善信托运作过程中要将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排除在外。“基金会在项目筛选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专业性。”上述上海信托人士对记者透露,未来上海信托将联合上海眼盲中心和儿童基金会,共同在医疗领域举办针对贫困家庭斜视儿童的慈善活动。该人士解释道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缘于斜视在我国没有进入医保体制。 委托人将捐赠资金给到上海信托,进而负责具体的协调和资金控制,但是具体的操作则由上海眼盲中心具体负责,通过其特有的社区、学校等渠道筛选、汇集需要帮助的儿童名单。其中,信托机构的入驻使得“控费”得到改善,引入资金多元化。 据了解,在这之前,上海信托已在教育、艺术文化领域陆续成立了信托计划,通过邀请云南教师到沪参加培训项目、重建希望小学校舍、扶持艺术传播等项目进行公益践行。 《慈善法》落地后,已经具备受托人资格的慈善组织除基金会外,还包括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获得慈善组织身份的机构。 但是这些机构无一例外都面临着相对尴尬的局面。造成尴尬的局面除在增值保值、资产独立性等因素决定外,另一核心因素为由于慈善组织在商业银行层面监管缺位,无法开设专项资金账户。 就在《慈善法》落地的三天前,8月29日,民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慈善信托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关于慈善信托受托人按照《慈善法》规定向民政部门提出备案申请的机构应提交的材料中,第五条为开立慈善信托专用资金账户证明、商业银行资金保管协议。 “与基金会合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开票’。”一位信托公司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只有通过基金会才能开票。“开票”背后是信托公司对于税收优惠制度尚未落地的无奈。 捐赠的税收优惠始终明晰,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所得税中,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信托机构却与此优惠政策“无缘”。 而在上海信托看来,可以预期未来在慈善信托的配套法规出台将会对税收优惠问题进行完善。 “法律明确指出,没有备案的将不享受税收优惠,那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通过备案的信托公司未来或将成为享受税收优惠的主体。”该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