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内,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无论是在融资方式、收购不良资产的价格确定方式上,还是对公司业绩的考核上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服务导向。 经济下行带给商业银行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不良贷款率也急速攀升。 面对同样的经济环境,对于有着“坏账银行”之称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有业内人士将其形容为“逆风飞翔的雄鹰”。 收入结构 在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中国华融是无可争议的老大。 去年10月底,中国华融在香港挂牌上市,此举意味着其“改制—引战—上市”的五年三步走战略终告完成。截至目前,财政部是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63%。 根据最新披露的年报,2015年中国华融实现净利润1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截至去年年末,其资产总额达8665.5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年底增长44.3%。 “本港台直播们依托多年来积累的人才队伍和技术优势,创新设立不良资产收购基金,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处置资产,关注、识别被低估的债权资产和优质企业,有效提高不良资产经营收益和效率,收购处置类不良债权资产公开市场占比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在2015年年报中,中国华融总裁柯卡生如此表示。 据新金融记者了解,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是华融目前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年报显示,中国华融2015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53.9%;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占公司税前利润总额的53.7%。而另外两大收入来源——金融服务业务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的收入则分别占收入总额的31.1%和15.9%。 以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为例,其主要包括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债转股资产经营业务、不良资产受托代理业务、基于不良资产的特殊机遇投资业务和基于不良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等。 同为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信达比中国华融上市要早。2013年12月,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5年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为7139.7亿元人民币。相比中国华融,中国信达净利润规模要小一些。尽管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同样是中国信达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其税前利润贡献占比明显要高,为63.1%。 金控模式 由于要对口承接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最初有着“坏账银行”之称。 国金证券一位非银金融分析师称,本港台直播国设立中国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处理和消化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很长一段时间内,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无论是在融资方式、收购不良资产的价格确定方式上,还是对公司业绩的考核上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服务导向。虽然10年存续期的设定一度让外界对于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产生担忧,不过在幸运跨越“生死大限”之后,它们相继开启了商业化征程。目前来看,无一例外都剑指金控集团。 以中国华融为例,旗下拥有华融证券、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华融期货、华融融德、华融置业、华融国际等多家运营子公司,对外提供不良资产经营、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投资、期货等多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营业。 根据先前的公告来看,华融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其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其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等等。 相比已经实现上市的中国华融、中国信达,尚未上市的中国东方、中国长城的金控决心也不小。比如中国长城官网显示,其旗下拥有德阳银行、长城国瑞证券、长生人寿保险、长城新盛信托、长城金融租赁、长城投资基金、长城环亚国际、长城融资担保、长城金桥咨询、长城国融投资、长城国富置业等多家平台公司。而中国东方旗下拥有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银行、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邦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不仅如此,中国东方还通过旗下平台涉足P2P业务。 新金融记者 韩启 作者:韩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