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Home要抢夺智能音箱市场,除了要考虑外线的要素博弈,还需要深入产品层面,从使用场景、核心指令和技能应用三个层面,做微观的产品解构。 2大场景 Experianand Creative Strategies 研究机构在2016年美国做过一次用户研究,涉及1300多名Echo用户,研究表明有50.9%的用户在厨房使用Echo,有33.5%的用户在客厅使用。厨房是Echo使用的最高频场景,大概是因为在厨房烹饪的时候,最需要通过语音来解放双手。 6项指令 同样,报告指出,Echo的用户最高频使用的语音指令有六类,分别是播放(自有)音乐、控制家居、连接付费音乐(如Spotify、Pandora服务)、设定闹钟、播报新闻和添加到购物清单。Echo可以做到指令很多,比如播天气、查交通、问百科、定外卖,这些都没有进前六。音乐、家居和计时,是最核心高频的三类指令。 19类技能 上面的6类指令,大多是Echo自带的。亚马逊在15年开放了技能平台,并在17年6月底达到了惊人的1.5万个。对此,我也写给专门深入的探讨,可见《深度分析:亚马逊Alexa1.5万技能的全面剖析》。这1.5万个技能,一共19大类,且可以划分为三大阵营: 一线阵营是音乐影视、游戏娱乐、生活和智能家居。这四类技能总数多,消费者关注高。 二线阵营是教育、趣玩搞笑、新闻和效率;总量大,但关注度一般。 边缘阵营,有体育、财经等11类小众技能,体量小,关注度最弱。 从使用场景、核心指令到技能应用,构绘了亚马逊Echo产品全貌。而这些,都是Google Home产品设计需要针对性考量的。 三、谷歌的策略性进攻和亚马逊的反击 “外线避实就虚,单点突破;内线按图索骥,攻城略地。敌军可破。” 2016.5-2016.12:Google Home的外线破局 1、一个突破口:避实就虚,绕开海量技能,以智能对答为核心切入 面对强大的对手,锋利有效的突破点需要达到三个标准:优势彻底,用户感知和消费买单。——邹大湿 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成功,需要做到三个要点。分别是优势彻底、用户感知、消费买单。正如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谷歌在二线要素中,选择以对答为突破口。并且成功实践了以上三个要点。 (1)优势彻底 在对答方面,Google Home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国外专业调研机构Stone Temple 对此做了专业研究,问了5000个常见的问题,谷歌回答了68.1%,是亚马逊 Alexa的3倍。 (2)用户感知 谷歌回答的智能,不仅仅是数据上的碾压,而是在用户层面,切切实实可以感受到的。从如下的购买者评论中可见一斑。 I have both Home and Alexa wired to my hue lights and audio. For me, it seems Google home is just easier to use. You can fumble your command and it seems to just figure it out. Whereas Alexa you have to be very precise, even with pronunciation. ——Google Home 某初期用户评论于2016.11.8 (3)愿意买单 智能回答这个功能点,用户是愿意付费买单的。这个见解在Google Home推出之前,其实就能预料和监测。我们在同系列上篇《亚马逊Echo发家史(上):入行搅局、三维部署和挑落霸主》主文章中,列举了初期Echo 的六类用户。其中的有一类流失用户,开奖,流失的原因高度统一,就是回答不上,答非所问。 I purchased the Echo as a tool to answer my random questions. Over and over again, question after question her response is,“Sorry, I didn’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I heard.” —— Echo 初期用户评论于 2015.6.25 优势彻底、用户感知、付费买单,Google Home 在问答这方面单点突破,成功碾碎了亚马逊的防线。 反观其他要素,在200美金价位下,音质突破很困难,谷歌就是比亚马逊好,但终究比不过Sonos Play 1,做不到优势彻底;软件方面,海量技能是亚马逊最强大的防御网,谷歌避之不及;至于价格,可以比Echo低,但论低价,49美金的Echo Dot 更低,低价支撑不起一个普遍可感知的价值点。 2、特色:设计优雅和价格亲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