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Who’s In会生成一个用于携带活动信息的自定义卡片,用于信息发送,接收者可以通过卡片的直观呈现对活动时间可以进行投票,也可以通过选择Thumbs up或Thumbs down来表示对活动方案的同意与否。 微软称,这款社交app可以帮助减少由于活动方案协商而产生的反反复复信息往来。同时推荐的精准性也减缓了很多选择恐怖症“患者”的恐惧感和盲目感。 与此同时,相较于大多社交app们的“线上”虚拟social,What’s In倒是将线上与线下social结合了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性关联似乎也变得比看似火热的线上要温热了许多。 荷尔蒙社交类 看脸也看数据匹配 在这一波新冒出头的应用里,陌生人迅速配对,仍然是百嚼不厌的主题。毕竟,人在无聊空虚的时候,最希望找到另一个活人。 OKCupid:大数据概率论看你们配不配 OKCupid是由一群哈佛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创立的约会应用,通过让用户回答大量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喜欢啤酒的味道”,就知道“能不能接受第一次约会就啪啪啪”,因为根据大数据统计,喜欢啤酒的人80%都能接受第一次约会啪啪啪)来了解两个人匹配的程度。 而通过算法计算出两个人匹配的分数(越接近100分说明你们越是灵魂伴侣),被OKCupid 认为相配的两个人就会出现在对方的 App 里。 OKCupid甚至设有一个博客叫OKTrends,里面都是根据收集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并希望以此指导人们的约会。其中有一篇关于“第一次约会应该提什么问题”的博文指出,有时候在约会的时候我们希望知道一些比较隐私的问题,但又不太好意思第一次就问出口,OKCupid 便发现其实可以通过问其他问题来得出想要的答案。 在OKCupid的后台数据库中,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被上传为一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算法连接,从而两个人被连接在一起。 OKCupid被称为“在线约会界的 Google”。 从一定程度上说,OKCupid是反人性的,因为它认为一切感情几乎可以被计算出“般配度”,通过精密的计算可以帮助人们跳跃复杂和繁琐的“寻找”这一环节。但是,很多时候人们恋爱、结婚,其中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完美的“合适”,而在于对于未知的探寻,因此这个快捷的约会软件在为人们提供迅速配对的同时也被不少人质疑——缺少真诚,快餐约会。 Mottle:寂寞时给陌生人一个电话 Mottle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随着科技进步而增加的人的孤独感受。人们喜欢用emoji发很多表情,但是一涉及到打电话,似乎就有些尴尬了。Mottle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式,通过电话与陌生人交流。 该款软件为用户罗列一些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兴趣方向,根据这些方向用户可以收到或者禁止某些特征人的电话。想和有趣的人交谈,点击头像就可以开启一段视频电话,一旦谈话结束,两个用户都对另一个进行评级,以确保Mottle不以滥用的方式使用。只要聊天的双方愿意,想聊多久都可以,atv,得分越高,等级就越高,就越容易得到交流机会。 Mottle根据用户的兴趣罗列出来可能感兴趣的人 Mottle的创始人认为,它可以用于人们找到新的朋友或约会,进而解决人的孤独问题。 Badoo:陌陌/探探们的鼻祖 Badoo是一款资历较深的、用户数量已达1.5亿的英国社交app,堪称“陌陌”、“探探”们的鼻祖。Badoo的功能很简单:注册一个账号,上传一张头像,然后简单介绍下自己,就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查找你附近有哪些人也正在使用Badoo。Badoo会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离使用者较近的其他用户的照片,用户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提升自己照片在瀑布流中的排名。 Badoo的照片瀑布流 有意思的是,atv,不同于很多社交app在用户开始社交前要依据一定个人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或推送,Badoo的用户免去复杂的信息或性格匹配,直接“看脸”,通过照片决定是不是要“奔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