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10:50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微信 /微博 /大脑 从刷朋友圈的心理原因,到引出痛点,到给出解决方案,看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两个朋友圈”的方式解决当下的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刷朋友圈”成为了我们的一项相对比较重要的消遣活动。无论是在卧室,还是在洗手间,还是在公交车上,商场里,理发店里。都可以看见手指上下翻飞,屏幕飞快闪动的“刷朋友圈”人群。也许说所有微信用户都有刷朋友圈的习惯过于武断,但是至少80%的人已经将刷朋友圈当做在手机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了。 一、“刷朋友圈”的深层次探究 我们在微信上浏览朋友圈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审美疲劳”。如果你微信上的好友相对生活比较古板,或者说有趣的朋友并不多,你的朋友圈内容可能就充斥着一些“晒娃”或者是一些转发的鸡汤文了。或者,你社交较少,微信好友少于100个,微信朋友圈有效内容并不多。基本上刷十分钟就已经没有新鲜的可以看了。 由此,浏览朋友圈时出现的几个“痛点”就诞生了。 但我们不着急马上分析痛点,我们先来了解下:为什么人们都乐于浏览“朋友圈”? 刷朋友圈,至少涉及到两个层次的心理机制: 1. 信息 回忆一下,在你童年的时候,直播,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某个新奇的玩具(或者服饰)突然流行起来,班里的孩子们就会一窝蜂地去抢购,一两天内,班里就会人手一件。偶尔几个没有买到的小孩,也会各种哭闹缠着父母要买,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成了「异类」,不敢面对同学的眼光,上下学也要躲着别人。 当一种现象成为一个群体中的「文化共识」,或者一种资源成为一个群体的必需品,群体里的所有成员就都会被驱使着向它靠拢。那些无法占有这种资源的个体,就会被群体所孤立。 而在我们那进化了数百万年的大脑看来,被孤立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在群体地位的降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意味着很可能被淘汰。 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资源是最普适、最常见,又最不可或缺的呢? 信息! 我们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人,但我们可能很难接受有人完全不知道所有新闻、不懂得任何新兴词汇、不了解任何热议话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也很可能到处都被排斥。 所以,在这里,「刷朋友圈」,很多时候是一种「信息焦躁」的体现。 当我们一段时间没有获得新的信息——可能一两天,可能几个小时,甚至可能几分钟,因人而异,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躁感中。这种焦躁与「无聊」「空虚」很相似,但又全然不同。它跟我们所处的状态没有太大关系,仅仅是因为大脑长时间得不到「新鲜的刺激」而已。 我们早已习惯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习惯了不停地在身边的环境寻找新鲜事物来刺激大脑,让它长时间保持活跃。所以,一旦缺乏这种刺激,大脑就会变得疲倦。 这几乎可以称为“信息成瘾症”。 所以,我们长时间地刷媒体、社交网络,长时间地获取信息,未必是因为这些信息对我们真的有用,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这个过程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新鲜刺激」,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活跃,认为「并没有受到抛弃」,仅此而已。 2. 距离感 人永远是群体的动物。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和安定的需求。如何感到安全?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抱团。 简而言之:人需要参与到群体当中,才能真正感到稳定。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作出任何行为和决策,背后都有着群体作为靠山,你永远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所有压力和负担。所以,我们总是倾向于「拉近自己与群体的距离」,来让自己融入一个群体之中。 很多公司,当需要开除员工的时候,都不会直接开除,因为这样需要赔偿工资。 他们会怎么做呢?工资照发,但会把你的工作移交给别人,开会时也不叫上你,平时也把你当空气……这样过了一个月,很多员工就会受不了,自己提出离职。 为什么明明工资照发,工作少了,你却待不下去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这个群体正在慢慢变得疏远,你正被这个群体排斥。你会发现你与群体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开——慢慢的,就会对自身的存在感产生动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