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逼起因是咪咕阅读推出了9.9元包月畅读全站的活动,也就是说,除了有声书和境外原版书之外,用户只要花9.9元一个月,就可以通看咪咕阅读里的所有书,为此咪咕阅读不但在最新版App的icon上加上9块9看全站的标识,还在首页等资源位大力去推动,然而就在7月初和合作方完成沟通之后,阅文旋即暂停了合作书目的更新,包括像《太古神王》这样的作品都停止更新,身体力行地抵制了这次9.9元包月畅读全站的活动。 8月7日,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咪咕阅读)正式向杭州市中级法院起诉阅文集团合同违约。 然而读者是不认账的,对于很多已经付费花钱的用户来说,“你凭什么不更新”、 “抵制咪咕”的声音开始蔓延,我随便截取几张应用商店的评论(有时候应用商店作为舆情风向标真的比新浪微博还好用)。 所以简单来说,咪咕先和阅文签订了版权上的合作,然后一下子推出了9.9元包场的活动,阅文觉得这个活动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因此果断停更,然后咪咕也不示弱,果断起诉。 还原几个事实 我们简单理解一下阅文和咪咕之间的关系。阅文是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内容生产平台,占据了网络文学一大半的市场份额,地位已经是一家独大,虽然也有自己的阅读平台如QQ阅读,也就是存在竞争关系,但并不妨碍阅文将自己的内容拿出去和别的平台合作。比如咪咕上有不少内容就是来源于阅文,事实上,双方和合作从09年就已经开始了,而付费在线阅读业务,正是阅文集团的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6年,该项收入为19.7亿元,同比增长103%,j2直播,占其总收入的77.1%。阅文集团在IPO招股书也曾写道:“在线阅读收入占我们收入的大部分,有关收入如减少,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首先,阅文单方面违约这件事没跑。 事实上,咪咕阅读与阅文旗下多家子公司早就签署了《内容合作协议》,将阅文旗下相关作品的授权给咪咕使用,然后咪咕阅读向阅文结算收益。 合同中明确约定:1、双方开展包月合作的模式,咪咕阅读有对阅文提供的作品进行包月使用的权利;咪咕阅读也有权将阅文提供的作品与其他第三方的授权作品打包成包月产品向用户推广。2、阅文有及时更新向咪咕阅读所提供作品的合同义务。 此外,在9.9元包月套餐正式推广前,咪咕阅读就召集合作伙伴就此事进行了现场沟通,阅文也在列,其当时并未提出任何异议。随后,阅文却在技术上采取了断更行为。为此咪咕阅读相关负责人专程赴上海与阅文沟通,请其恢复更新,然而并没有结果。 到目前为止,阅文集团的回应为,“咪咕内容停更问题,需要双方共同排查解决,希望我们合力,作为平台承担社会担当,不损害作者权益,推动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 既然违约,我们就来看违约的动机是什么。一般来说,网络文学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付费,相比较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的付费意愿比较高,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先免费试读,然后开始按章节收费,很多文笔优秀,剧情吸引人的作品,靠更新就能吸引很多用户付费。 咪咕阅读十全十美吗?很难说,但我觉得,至少“9块9包月这种模式,会让版权方利益受损”这个说法不成立。 首先,9.9元包月是一个营销活动,考虑到隔壁的掌阅的促销已经把价格降到一毛钱了,所以这个网文平台为了抢用户,搞优惠活动也很正常,当然,9块9的意义不在于赚钱,因为网文行业本身毛利很低,主要是为了够扩大用户规模,而且可以促进作品的传播。尤其是一些长尾的,非头部的作品的活跃度的提升。 9块9包月赚不赚钱,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比如平台原来有100万用户,10万付费用户,一个人平均花20块钱每个月,那么平台一个月营收就是200万,现在9.9包月,如果还是原来的用户数,肯定亏本,所以要么提高付费用户比例,比如提高到20%,要么拿出资源和钱去吸引外部读者入驻到这个平台,我感觉,9.9块这个营销活动,应该两个都有。 所以,为了提高营收也好,为了提供用户活跃度也好,平台根本犯不着为了少版权的钱,而故意把自己9.9块钱的营收拉低,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所以网上有些用户读者的观点,在我看来,基本上就是无理取闹。 所以真相是什么? 那么说了半天,真相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我们看一下阅文招股书里的信息就知道了,2016年,阅文集团营业收入为25.57亿元,净利润为3036万元。利润率1.2%,说明网络文学这门生意其实利润真的不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