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14:33 来源:钛媒体 中兴 /华为 /云计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近期,一份来自深圳市政协的43万字调研报告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讨论的焦点不是其他,正是深圳产业之痛。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去年,已有超过1.5万家企业出走深圳。先进制造类企业大批流失、产业结构失衡,让深圳面临产业空心化的空前危机。在无法左右企业选择的前提下,深圳将何去何从?如何提振现有经济,重回跨越式发展轨道?围绕这一话题,笔者分享了些许看法和思考,欢迎各位拍砖! 深圳怎么了?产业空心化是否已动摇根本? 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1.93万亿,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GDP产出高达9.76亿元。“寸土寸金”,让深圳成为国内大中型城市的翘楚,同时,也让其渐渐失去引以为豪的很多东西,比如可供支配的空闲土地资源,再比如因政策、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 据爆料,近年来因为空间资源不足、成本虚高等原因,超过1.5万家企业“出走”深圳,其中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富士康、欧菲光等明星企业。同时,深圳第二产业发展情况越发不乐观。在深圳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第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9.0:61.0调整为38.6:61.4。略微浮动4个点,距离分析师所说的35%“警戒线”仅一步之遥。 大批企业外迁,导致消费市场和就业环境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知大家有没发现:近两年,深圳关店潮和商家跑路现象明显增多。在近期一次社会调研中,30%的求职者反馈:今年校招、社保缩水严重,再就业、待业时间增加近50%。 此外,因房租、生活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在深工作者转而辞职去东莞、广州等周边城市发展。企业和人才逃离带来的双重困境,正一步步向这个年轻的城市逼近。 深圳到底怎么了?“产业空心化”是否在动摇这座城市的根本?种种谜团,让深圳未来的发展显得扑朔迷离。 产业空心化的促因是深圳的放弃与坚守 有人认为:成本是逼走企业和人才的主谋。 诚然,由于政策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加上可供深度开发的空间资源有限,一般企业在运营成本攀升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向外迁移,转嫁成本。 不过对比华为、中兴、比亚迪、富士康、欧菲光、兆驰、兴飞科技、海派通讯、霍尼韦尔等上万家“出走”的企业,我们发现这场“集体出走”,并不是毫无预兆的暴走,很大程度上有计划撤退或扩张的成分。 比如2014年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的中兴通讯。据爆料,此举其实是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资金入股的方式,一手操办深圳部分制造业向河源转移的大戏。这一过程中,深圳市政府实现了对河源的“对口帮扶”,中兴也同步完成了业务扩张和降本,只不过3年后项目依然停留在一期。 2015年比亚迪投资汕尾与之类似。新汽车产业基地落户汕尾,被视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里程碑。据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透露:此举主要在“实现深圳、汕尾、比亚迪三方合作共赢”。 扩张性外迁是中兴、比亚迪扩大市场和产能的“跳板”。对于华为、欧菲光等来说,虽然出于成本考虑对外转移了生产线,保持深圳总部“大脑”,形成了类似“深店莞(惠)厂”的新商业模式。对于他们来说,atv,在低人力成本、生产规模的需求导向下,战略性撤退是难免的事,可深圳在市场环境、进出口贸易、消费力、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依然具有莫大吸引力。跨区域协同发展,成了折中的选择。 从富士康、欧菲光等企业的迁移时间看,大规模外迁并不是近两年的事,大部分201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行动,只不过近年来成本上扬太快,迁移频率更高。 大批产业迁移,造成了深圳实体经济的暂时性空虚,却为繁荣周边创造了契机。比如东莞。据官方透露,2015年引进的内资项目,34%源于深圳,刚落户的华为终端已连续2年贡献上亿税收。在深圳税收直接与中央分成的既有模式下,广东省整体税收有增无减。 “双转移”的另一情形:适应性外迁,也是导致深圳产业空心化的诱因。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开始,深圳就开始大范围计划性企业外迁,其中限制性产业、高污染高成本产业是重点迁移对象。以家具制造业VOC治理行动为例,过去5年,深圳800多家家具企业就有565家撤除或搬迁涂装生产线。 产业转移带来的市场空白 由谁填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