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2日摄于上海 本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吕洪的文章,《新闻莫被算法“绑架”》,对“一些热衷于搬运新闻、沉溺于算法”的新闻客户端提出批评,认为它们“给新闻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也经常批评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主导的资讯产品,不过我批评的主要是经营者的理念,而非算法。算法没有善恶观念,设计算法的人才有。算法对任何预设的观念没有偏好,因此对任何事实都不存在偏见,设计算法的人才有。 今日头条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内容是由算法推荐的,而在于运营者以最大限度地消耗用户时间为最高诉求。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消耗用户时间的目的,它会优先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低层次需求,层次越低,需求越基本、越强烈,比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就是这类资讯产品“黏性”的奥秘,只要你持续刷新,今日头条就可以持续地供应让你欲罢不能的“有趣”资讯。 今日头条的用户日均使用时常高达76分钟,atv,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对此颇为沾沾自喜:“这个数字在中国所有app当中,按人均时长来算,应该可以算前三名,和所有同类和资讯类对比时长长一倍以上,这也体现了AI技术在产品上的体现,没有人维护编辑信息,但是我们的产品使用时长远超于同行。”所以你看,有问题的不是算法,而是人的价值观。 我之前介绍过腾讯财经新闻中心的AI新闻项目Dreamwriter,这个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好的、有效率的资讯服务,应该像一个好的、有效率的工具一样,让用户用完即走,而不是想办法黏住用户,无止境地谋杀用户的时间。他们的个性化AI资讯秘书产品,可以通过算法,将每天应知的资讯内容,提炼为5分钟的资讯摘要,让用户省下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都是算法,不同的人会用来做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事。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省时间的价值,不少用户并不是把今日头条当成新闻资讯产品看待,而是当成和小说、游戏、电视剧一样的娱乐休闲产品看待,他们用今日头条来杀时间,跟用《王者荣耀》或者《我的前半生》来杀时间,性质是一模一样的。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算法就是剧情,就是演技,就是颜值,而用户使用时长,就是票房,就是拍片比,就是上座率。 实际上,算法不仅存在于代码中,它同样存在于人的大脑里。比方说,atv,《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通常会将领导人活动的重要性,排在所有其他新闻之前,这就是《人民日报》头版编辑固化在大脑里的“算法”。每次拿起《人民日报》,我都油然而生跟一个算法对话的即视感。说实话,《人民日报》的编辑算法,和今日头条的机器算法之间,我常常分辨不出哪一种更高级,哪一种更负面,只能说各有千秋吧。 在算法彻底碾压人类顶尖围棋选手的今天,人可以靠智力或者经验守住的城池,已经越来越少。个别新闻编辑或许仍然自恃拥有算法尚未具备的所谓的职业素养和新闻经验,比方说,对一个话题敏感度的小心把握,以及对表述分寸的精妙拿捏,可能确实是算法尚不能及的地方。但别忘了,成就你的经验和素养的那些林林总总的日常,对算法来说都是深度学习的数据,而且它不需要学习你那么长的时间。要不了多久,你面对的将是一个比你更擅长自我审查的算法,经它手推送的资讯,不但充分个性化,而且绝不会出现发布后又因违规被删除的情况。 我曾经问企鹅号的编辑,为什么从我的微信公众号自动同步到企鹅号的文章,有很多篇被“强制下线”了,而我完全不知道这些文章什么地方敏感了。他们答复说,有段时间抓得紧一些,系统对敏感度的判断尺度也会适当从紧,难免会误杀一些没问题的文章。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