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资了杰米电车和觅马出行的宗申集团为例,作为一家老牌的摩托车生产商,宗申牌摩托车在消费者心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之下,宗申集团也开始走向神坛,以共享电单车的形式解决其可能面临的市场冲击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 除了宗申集团外,atv,atv,电动车制造商新日集团支持的“萌小明电动车”,钱江集团支持的筋斗云出行,雅迪支持的电斑马等,都是电动车厂商跃跃欲试进军共享电单车市场的主要代表。 2 共享电单车何去何从? 如果把共享单车比作一锅沸腾的开水,共享电单车还远没有到沸腾的程度,政策限制、资本遇冷,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外,共享电单车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生产成本比共享单车更高,从公开资料来看,小鹿单车的成本是2000元,租八戒为3000元,这就决定了共享电单车很难像共享单车那样大规模投放。其次,运营是共享电单车面临最大的难题。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大范围普及的情况下,共享电单车该如何充电?另外,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电单车质量普遍较重,线下调配的难度也会增加。 那么,面临内忧外困局面的的共享电单车真的就没有沸腾的可能了吗?它又该如何突围呢? 第一:布局海外。当国内玩政策不利时,海外市场无疑是玩家们的最好选择。以杰米单车为例,自成立以来杰米单车就将市场选在了相对蓝海的海外市场——欧洲,而未来也将拓展台湾和日本市场。杰米选择海外市场的原因,是由于海外的共享出行的市场需求同样明显。当然,规避政策风险是他没有说的出口却是选择海外市场最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选择转战尚未有封杀令的二三线城市。这也是当前共享电单车企业的无奈之举,但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城市出台封杀令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第三:按“国标”来生产。政策不支持共享电单车的理由普遍为“非国标”。所谓的“国标”是1999年出台的,主要满足三项硬指标:时速20公里、重量40公斤及具有脚踏骑行功能。按“国标”生产也是当下玩家们的普遍选择。 第四:采用电子围栏技术,实行定点还车。这一方面给政府减少了管理上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也使电单车的充电以及调配的难度有所减轻。 第五:精准的调配车辆。投放数量少却又要定点还车,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这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能力,是否能够实现精准投放将会是这些玩家们的生死劫。 诚然,政策依旧是共享单车玩家的达斯克摩之剑,但谁又能保证未来政策是不会出现松动呢,毕竟南京已经开始为共享电单车上牌照了,尽管此前一直声称没有这样做的先例。至于,共享电单车未来是否会迎来爆发,还尚需观察。 * 本文系有言Utalk(ID:youyan-utalk)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李晓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