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21:06 来源:熊出墨请注意 在计算机能力、算法以及大数据的加持下,这些运用到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的产品,已经开始让人工智能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让人与机器的对话越来越自然,机器能够听懂和理解人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经历过最初的探索之后,这一领域商业化的应用和落地步伐也越来越快。 文/熊熊(熊出墨请注意) 商务合作、约稿等,请加QQ:6991084 巨头的进阶距离1956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已整整过去了60年,但商业化的浪潮却迟迟未来。尽管之前有google、facebook、微软等大公司不断投资AI领域,但大多把研究成果用于自身业务的优化和效率提升,距离人工智能技术的民用普及还相当远。直到去年,AlphaGo人机大战重新夺回大众的关注点,人们还意识到,其实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已悄然开始布局。 在人工智能的分支中,语音识别是发展最早、且率先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从科大讯飞到思必驰,从云知声到出门问问,其商业化应用的领域也从教育、客服、电信等进一步扩展到车载、家居、医疗、智能硬件等行业。与此同时,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一环,也为此提供了助力。 苹果Siri的推出打开了语音交互的先河,atv,不仅催生了一批语音语义创业公司,还激发了百度、阿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语音语义技术上的投入。但真正的爆发还是来自亚马逊的Alexa+Echo。 由于自然语言处理是搜索引擎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百度、搜狗自然而然地成为头号玩家。过去几年中,两家公司依托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和输入法应用,不仅将语音技术用于自身产品,还通过与行业其他技术和产品提供方合作,推出面向C端的产品和应用。比如,搜狗联合四维图新、飞歌等,推出全语音交互的车载导航产品,百度度秘携手小鱼在家,推出Duer OS以及家用视频对讲机器人。 来自国际市场研究公司RAM(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全球智能语音产业报告2015——2020》认为,未来三年,全球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达到191.7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将保持每年60%的增速增长。 NLP技术商业化的痛点自然语言交互是未来人机交互的趋势,在大多数智能产品中,NLP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受限于降噪、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等技术,交互体验始终无法达到畅快淋漓。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NLP技术开始取得突破。但总体来说,NLP对于浅层次的特征提取、分类等问题已经比较成熟,而深层次的语义理解则成了如今的研究热点。目前,NLP技术在文本处理方面的主要应用有智能搜索引擎、机器翻译、文献摘要自动生成、文本分类等;在语音方面主要有智能客服、多媒体信息提取与文本转化等。 同时,国内NLP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进行其商业化探索。“这一领域的应用和需求都相当大。”为软银、Intel、海尔等提供商用NLP技术支持的灵聚智能创始人张胜私下对笔者表示,银行、税务、教育、安保、旅游等行业,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乃至无人便利店等都需要用到此技术,因此,他们即将推出开发者平台和用户自定义平台来适应不同的客户多样化的业务或个性化需要。 据笔者的了解和总结,目前检验NLP技术商业化是否好用主要有三个维度: 首先是准确度,一个含义是语义分析是否准确,是否能准确理解用户的意图,以及上下文的准确理解;另一个是应答是否准确,是否按照用户的意图精确应对,而不是用似是而非或包罗万象的答案来应付。关于这一点,灵聚智能创始人张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从NLP到NLU,只做语义分析或仅依赖神经网络+大数据是不行的,例如语义只是其灵聚人工大脑核心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在他看来,“自然语言处理所需要的技术和数据都是多维度的,语义分析只是其中一部分,基于大量语料的学习也需要适度人工干预,人类语言尤其是中文的表达方式实在是太丰富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