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事态将会如何发展呢?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不会有任何展开良性对话的机会。社会发展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变成了人人避而不谈的雷区。值得注意的是,性别收入差距并不是并不是美国网络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性别、种族、宗教与政治,这些才是真正的爆炸点,而恰好也是社会各界真正需要认真探讨的话题。 言论审查是否奏效? 如果你喜欢跟你意见不统一的人进行探讨,恐怕当前的网络环境恐怕算不上十分理想。然而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当人们不能彼此理解的时候,有意义的改变将永远不会到来。 参观一所普通的欧美大学,你就会发现网络极端化已经让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变得越来越难了。多伦多大学就是我们的例子。 Jordan Peterson 是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去年反对了加拿大的一项名为 Bill C-16 的法案。法案称,(有点绕,建议慢点读)任何不使用跨性别者所选择的人称代词(如 ze,hir 等其他中性人称代词,直播,不明确指代男女性别)来称呼该跨性别者的行为都将视为仇恨言论。据外媒 CNET 称,Peterson 本人对男女之外的其他性别者并没有任何意见,他只不过是认为这条法案似乎有悖言论自由才作出反对罢了。 自不必说,学生们群起而攻之,指责他有跨性别恐惧症,并命令他辞职。 Peterson 在美国著名播客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中说:「当人们抗议我抗议得如此激烈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和他们交流的。他们看着你就好像你根本不是人类一样。我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他们脑海中某些概念的具象而已。」 换句话说,出现问题的并不是他真正说了什么,而是人们认为他说了什么。
(Peterson 被学生狂怼) 除此之外,美国网络上还有很多被归类为「仇恨言论」的观点,使得正常的交流无法展开。美国保守派评论家 Ben Shapiro 曾经对美国大学生对学校安全空间(大学中为保护学生免受仇恨言论的影响而特设的房间)的需求展开过质疑,随后,他便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威斯康辛大学学生的抗议对象。该校学生们认为他所说的就是仇恨言论。 学者、哲学教授 Christina Hoff Sommers 曾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女权主义者」,然而她却因为在欧柏林大学宣称「目前的女权主义可能有些过激」而遭到了众多学生的激烈反对。 在上个月,埃弗格林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 Bret Weinstein 曾经反对一项学生决议,该决议要求所有白人学生都必须离开学校一天。该教授的反对被部分学生视为「固执的偏见」,随后,情况愈演愈烈,以至于当地防暴警察纷纷出动。
(埃弗格林的防暴警察出动,以维持学校秩序) 其实在现在,无论你的社交媒体呈现出左倾、右倾、亦或是中立的姿态,你都不能在美国的网络仇恨圈中幸免。网络使得保守右倾的言论能在瞬间便与最激烈的左倾激进言论相碰撞。激进派称保守派「偏执狂」和「性别歧视者」,并同时自诩为「社会公正的斗士」和「女权主义者」,保守派也是引经据典、互不相让,两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尽管人人都将网络视为沟通与传播的工具,但其却在某种程度上将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愈发艰难。 营造战场中的一方净土 我们反观中国网络,不难发现其实在某些社交平台上,恶意言论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平台。然而,这背后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 除了言论审查与管理之外,网络社区的构建也是影响恶意言论扩散的重要一环。倘若某个平台得以架构健康积极且具有向心力的社区氛围,恶意言论可能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开放、多元的兴趣社区都鲜有仇恨言论的存在,其主要活跃用户或在平台上分享见解、或聆听他人的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贡献、人人也都可以有收获,从而诱导了良性对话关系的形成。并且,有些平台还引导用户通过「点」和「踩」的方式来温和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而不是看到反对言论时便无处发泄。 同样,平台的「表达机制」也是影响其和谐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视频网站都采用了弹幕评论机制,使针锋相对的观点只会在屏幕上匆匆飘过,即使有人进行了反怼,原评论者也不会收到提醒。因此,恶性论战难以被长期维持下去。对于不想趟进这浑水的「吃瓜群众」来说,他们可以直接选择关闭弹幕,眼前重回清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