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微信朋友圈开通已经5年,朋友圈从纯粹的熟人圈子,变成了“半熟”的圈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朋友圈早已不等于“朋友”圈,发的照片也越来越有讲究:许多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风格,还有自己发票圈的原则。朋友圈就像“剧场”,每个人都在表演。而根据表演内容的不同,又形成了一套“朋友圈鄙视链”。 大鱼吃小鱼的鄙视链 一般来说,鄙视链大致可以这样划分:一天10条刷屏的微商代购党<频繁转发养生文、谣言、鸡汤等文章党<<频繁的日常、纯文字朋友圈的碎嘴党<配图全是自拍的自拍党<旅游党≈行业文章分享党<几乎不发朋友圈的。其中的等级是模糊的,地位也依据内容而改变。比如国内旅游不如国外旅游的,跟团的不如自驾的,东南亚的不如欧洲的……行业文章要是分享过多、分享得不好,极易被认为是装X;默默刷朋友圈的潜水群众要是不时不时冒个泡,大家还以为人间蒸发或者号被盗了。 以上朋友圈鄙视链,在每个人心里的分级又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个鄙视链存在,而且每次“阅览”朋友圈和发朋友圈时,都在默默地根据心目中的这个原则进行判断。但是,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鄙视链?谁定的鄙视链?那些处在鄙视链底端的人又怎么想呢?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里将人的社会生活比做戏剧,当人们需要扮演某种制度化的社会角色时,人们的行为是“前台化”的,就好比在舞台中进行表演,而“后台”是人们能够表现自我的地方,通常与前台相隔绝。 微信朋友圈使用之初,相信大部分人把它当做“后台”的领域,因为彼时的朋友圈很窄,朋友圈就是朋友的圈子,哪怕朋友发的是鸡汤,是碎碎念,是并不好看的自拍,但因为“朋友”的属性,我们通常更加包容,同时我们也乐意分享我们”后台“的想法、形象、生活。 而5年过去,微信的用户不断增长,微信通信录里多了八百年不见的老同学,不记得名字的同事,素未谋面的”朋友的朋友“,甚至还有快递小哥;这些”半熟“社会关系的存在,使得微信朋友圈从分享生活,往分享他人喜闻乐见的生活转变,从“后台”放松的状态,逐渐走向“前台”的表演。
既然是“表演”,表演就会分出高低,由此有了一个个微妙的分级;而那些没有深谙表演道理的人,atv,比如刚开始用微信、频繁转发鸡汤的爷爷奶奶们,那些在普通朋友前事无巨细写日记的人,总是要被“鄙视”的对象。我们喜欢看的是有趣的段子,牛X的经历,美丽的风景,或者偶尔出现的美女。 但是“我们”是谁,凭什么是这样的鄙视链? 属于“互联网原住民”的鄙视链 爸爸妈妈们转发鸡汤文,养生文,你跟他们解释、让他们不要再发,他们不会理你,因为他们不觉得有问题。除了发自内心认同他们转发的内容,他们也不认为,这会让他们处于年轻人所谓的鄙视链的底端。 说到底,互联网中,掌握话语权的主体还是年轻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如果说在PC时代,中老年群体还与互联网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那么手机和微信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普及,直接将年轻人和中老年的距离拉近了。年轻人突然能在朋友圈里很清晰地看到,父母的世界和自己的差距。传统的长辈传授晚辈知识的方式,已经变成晚辈教长辈“做人”,于是,互联网的“新居民”,成了被调侃的对象。
至于三线以下城市的年轻人,我们的印象总是他们看快手,直播喊麦,留着非主流发型,在朋友圈做着或真或假的微商代购,相信一些奇奇怪怪的谣言知识;而他们又是互联网上被所谓的“主流”嘲笑的对象。那些小城市或是城市边缘人群,他们的互联网世界和“主流”互联网居民是那么不同,这种不同同样也被边缘化了。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丧”,同时又流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一边觉得知乎“装”,一边又想在朋友圈展现一下自己的“牛X”。于是,卖产品的,转发阴谋论的,拉票的,它们被认为是没有“营养”的内容,总是首先被“鄙视”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