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fo获得最新一轮7亿美元融资。按照计划,融资后的ofo将加速扩张之路,并计划到年底实现投放单车数量的翻倍,即达到2000万辆的规模。 ofo创始人戴威此前在接受《福布斯中国》采访时也认为,ofo的未来五年将会很简单——抢占市场:“前五年我们就是复制、推广,我们希望五年后拥有20亿用户(现在有1.1亿用户)”。 虽然,ofo希望用资金快速开拓市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这场快速的资本大战中,ofo也同样背负着损毁率居高不下、车辆运营管理失控等一系列的质疑。因此,ofo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也同样值得商榷。 单车数量爆发之后,那些被放大的管理危机 在ofo宣布最新的一轮融资新闻稿中透露,目前ofo 连接超 650 万辆共享单车, 到2017 年底,ofo 小黄车计划投放 2000 万辆车。这相当于,ofo要在5个月时间内投放1350万辆,相当于过去两年(2015.6-2017.6)总投放数量的两倍。 那么,如何管理比现在多出两倍的车,如何管理比现在多出四倍的国家和地区、管理更多的人员,这将是ofo接下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1.低成本扩张造成损坏率居高不下 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表示,虽然ofo车辆损坏率比较高,但是低成本快速覆盖才是最好的。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ofo正常使用,ofo也可以赚钱。对此,戴威也坦言,过高的损毁率对ofo的成本会有影响。 但我们要知道共享单车通过速度可以形成规模壁垒,但由于本身租赁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共享单车边际扩张成本不低,规模本身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最有效的壁垒。ofo虽然利用低成本快速扩张投放,但ofo小黄车因为关键部位如车胎、车链条、车座等并不是一体化设计,可以拆卸,所以这些部位发生损坏情况十分常见。 今年2月,腾讯企鹅智酷曾做过一次数据报告显示,ofo初版单车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甚至高达39.3%。“昨天骑了不到1000米,换了6辆车,app的活跃度能不高嘛”,一位朋友在记者群里吐槽,“不是车胎没气、就是坐垫不见,要不就是链子掉了、脚踏板不见了……“ 由此可见,由于早期过于关注市场规模,ofo在单车质量上进行了牺牲,而这让ofo的损坏率远高于摩拜,虽然戴威口中ofo的损坏率不足5%,但却给用户造成了“ofo十有八九都是坏的”。如果是这样的逻辑,作为用户不禁要问一句:能说这一门好生意吗?而长期形成的问题就是,随着竞争对手投放的单车越来越多,ofo被用户骑行的频次将大大降低。 2.安全问题频发会给ofo带来舆论危机 此外,另一个备受质疑的地方就是ofo的机械锁。“小黄车全靠前后的悬挂二维码解锁,一旦被剪掉被涂抹,就宣告已被人占为己有。经常兴冲冲的跑过去后看到二维码已被损毁,白白浪费了时间。”朋友也经常向笔者抱怨。 此前,ofo的机械锁由于结构简单,这给人们轻易“破解”机械锁降低了门槛。同时,机械锁漏洞也成为小黄车损毁率居高不下、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一段时间,媒体频频爆出因为ofo机械锁原因而引发的未满12岁未成年人骑行问题,让ofo陷入到极大的争议中。 频繁发生的事故很多都是与ofo有关,而这主要在于早前不太注重单车质量以及机械锁本身的漏洞,随着ofo投放到市场的单车数量的继续增加,这些问题恐怕还会更加恶化。 3.智能锁碎片化仍然是ofo长期的危机 目前ofo主要面临两大碎片化难题:其一是投放到市场的单车品类太多,不同品类的单车骑行体验以及质量相差巨大。其二则是产品所配置的智能锁过于多样化,既有初期投放到市场上的机械锁,也有马化腾眼中只能单向通信的半智能锁,还有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锁。 ofo想要解决这些碎片化的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选择回收已经投放到市场上的单车,然后对单车和非智能锁进行全面的升级,这些产品的回收和更换成本无疑巨大。但如果不选择回收,其实ofo面临的问题将会是没办法收集线下这些没有双向通信的单车数据,当然还有运营的问题。 由智能化运营带来的成本减少,将会成为未来共享单车竞争的核心。当然随着ofo碎片化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将可以得到解决,但这之前OFO的投入不会小。虽然目前ofo已经开始重视“锁”的问题,atv直播,也逐渐启用了所谓的“物联网”智能锁,但从现实来看,智能锁取代传统机械锁,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味只知道线下扩张,ofo的流量思维真的想岔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