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在读了《穷查理宝典》后。在读《穷查理宝典》之前,看到很多名词,比如思维模式、规模化思考、系统思维模式、复利效应等,我都觉得很新鲜,直播,然后看到之类的课程赶紧买。但是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此。 而你只要把这本书钻研透彻了,压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只是就这里的某个点进行讲解。 后来,我更是发现成甲、张辉、李笑来等的很多讲座都是围绕着这本书做论述。 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仅仅花了4.99元。 这本书如此,其它的呢? 所以与其去大量听一些零碎的课程,不如下功夫读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你所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 教训三: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了,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新的名词越来越多,比如: 成甲的《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里面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你事实上就会发现它就跟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换汤不换药; 周永帆的《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小众成长不就是比较少数人使用吗? 兰启昌的《如何用成长型心智实现你的人生跨越》,成长型心智就是积极主动思考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名词?当然是为了营销所需,人都是好奇的,也都是喜欢新鲜的,如果跟以前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呢?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早已存在并且不会变化的。你只要抓准了几条核心的,就已经够你行走江湖几十年。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自己钻研透彻之后老酒换新瓶,用来忽悠新的消费者。 教训四: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看到一篇文章,赶紧收藏;看到一个课程,赶紧购买。在知识面前,我们可能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就像现在没时间,也会想着有时间了再看:这可是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啊! 因为是知识,所以我们购买起来比衣服等更加没有负罪感。 但正因为是知识,购买多了也会让我们更加迷茫和焦虑。 现在我打开知乎微信里面密密麻麻的课程,甚至不能回想起来每一个都讲了什么。但是我当初确实是花了时间精力听了的啊!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事实上,也不是这些课程没用,每一个道理或者方法论都是主讲人的经验总结,而人家花了十来年甚至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到你这里真不是一个小时听完就能让你改变命运的。 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道理。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小鹿快跑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鹿觅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