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高调为“小程序”站台,首次公开详细阐述了小程序的开发背景,重申其对产品“用完即走”理念的愿景。而自2017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线至今,对“小程序已死”、“张小龙的小程序成腾讯帝国滑铁卢”的质疑声此起彼伏,那些身在其中的开发者、创业者,现在过得如何呢? 刺猬公社 | 齐以和 “您扫一下桌上的二维码,可以手机点餐。” 在一些城市的餐厅里,搭载点餐功能的微信小程序风头正劲。比起触摸沾着油腥的菜单,等待同伴依次传阅后才能点菜的麻烦,“手机下单”显然更加环保、迅速且便捷。 作为原生APP的精简版,小程序无需安装、卸载,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使用,是微信各类功能中最能实现“用完即走”产品概念的。其特别之处,还在于只保留核心功能、不占手机内存、不会有推送信息骚扰、主要靠用户触发。 张小龙在朋友圈对小程序的阐述 7月9日,小程序发布整整半年,未上线即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接连经历了“受热捧——遇冷——质疑——趋于理性”的过程。 从早期“小程序只适合做线下”的刻板印象,到目前小程序打通线上线下的发展态势,各家开发团队都在工具功能、内容运营等领域做出了诸多探索。 工具类“群应用”,成首个微信群刷屏级应用 小程序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态,行业分类广泛,市场规模也很惊人。对于一些功能单一的产品来说,小程序似乎比原生App更“轻巧”,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社群工具类小程序“群应用”。 “群应用”的名字源于其自身定位,创始人杨芳贤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介绍,产品主要就是针对微信群做一些协作工具,比如群名片、群通知、群约会等社群运营工具,相当于微信群Plus。群名片是其目前核心模块,以页面简洁、简单易操作、可关联手机通讯录为特色。 这款开发时间加起来不超过6天的小程序,是小程序生态中一款刷屏级产品,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投入下,一度刷屏微信群。上线12天用户破百万,29天用户突破300万,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千万级用户小程序。 群应用在社群方面也有涉足,还时常被人拿来和付费社群软件小密圈做比较,但杨芳贤认为,不同于小密圈以群主为核心的粉丝经济,群应用的社群提供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氛围,更注重群友之间的互动。 “社群模块接下来我们会拆分成独立的小程序进行发布,我们的的重心还是专注在群名片、群通知等社群运营工具上。”杨芳贤说,在追求用户体验上,他和团队下了苦功夫。 截至目前,群应用团队已迭代了70多个版本,最高频的时候几乎一天一个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杨芳贤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法则:要想有效地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将使用门槛更高的部分后置。 “我们的名片创建很简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职业、公司三个选项,15秒就能搞定。公司画册、地理位置等其它信息在名片创建好之后再进行完善。功能太复杂,转换率就会低。” 谈及推广方式,杨芳贤觉得优质小程序自带传播属性。“当我的产品做得足够好的时候的话,我就不需要花钱花精力去拉用户,产品即运营。” 在他眼里,这种工具类的小程序很酷、且实用。用户的分享动机是向朋友炫耀自己是最会玩、最潮、最引领时尚的那个人,好的产品能引发用户的分享意愿。 阅读类“轻芒杂志” 实现“场景化”破局 面对当前移动阅读场景下资讯过载的问题,阅读类小程序想要突围,显然面临更大的挑战。 轻芒杂志是阅读类小程序中的佼佼者。这款曾获App Store首页推荐的阅读类应用,在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当天,就第一时间推出了轻芒杂志小程序。 这款小程序延续了轻芒杂志App的设计手法,主页通过留白、大块图片来呈现杂志感,表现出文艺清新的风格,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