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6万!这是小米2017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创下小米创办7年以来的单季出货量历史。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除了小米! 小米为什么能够逆转?雷军说的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新零售模式升级和国际业务爆发增长当然是逆转的原因,但还有一点雷军没有指出,那就是对供应链的管理。 2016年对小米而言是艰难的一年,销量下降,传闻其估值也有一定下滑。小米突然发现,以往赖以成功的模式突然有些行不通了。于是痛定思痛,进行了一系列锐意进取的改革。 最重要的改革就发生在供应链系统。创业之初,雷军在各种公开场合说,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轻资产,它没有工厂,所以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但现实是,由于小米没有自己的工厂,对供应链的掌控乏力,很容易出现供货不及时乃至断货的现象。 2016年上半年,小米几乎处于一片“耍猴”的骂声之中,因为小米手机当时几乎一直处于缺货状态。2017年,这一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小米对供应链的改革,最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2016年5月18日,雷军当天发内部信称,小米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团队,将直接向雷军汇报。此前,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光平是小米手机的研发和供应链负责人。此后,周光平将出任小米首席科学家,全力负责手机技术前沿领域研究。 供应链之殇 在2011年-2015年的疯狂成长中,供应链问题就像一颗肿瘤在小米体内不断扩散,直到2016年让雷军忍无可忍,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实际上,单品对于手机厂商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并不高,只要控制好核心部件和成本,做好单品爆款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应对多款产品同时生产的供应链管控压力。 一般来讲,智能手机由上百颗物料组成,这意味着至少有上百家供应商。初期,小米同时只生产和销售一款手机,加上对物料的要求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供应商并不多,管理起来也相对简单。 “小米一炮走红后,出货量急剧攀升,供应链掌控力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因为没有备用供应商,一旦主供应商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产品跳票、断货等问题。”一位手机供应链人士告诉腾讯科技。 小米初期的产品都以高通芯片为主,核心部件都压在一个供应商之上,对生产节奏的把持自然能力较弱,缺乏议价能力。在核心环节上,如芯片、屏幕、存储、生产等方面,手机厂商需要建立至少3个供应商,以备不时之需。 后来,2013年年底雷军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亲自与英华达、MTK等供应商进行谈判,在芯片上引入了高通的竞争对手MTK,以及后期的英伟达;在生产上为了保证供货,如红米需求大增时,在代工厂闻泰独家代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富士康与英华达生产。 但随着小米产品款数和类型的不断增加、销量的增长以及向海外市场的拓展,小米的供应商体系愈发庞大,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00家。对于成长的小米而言,如何把控这个“巨无霸”供应链是一个巨大挑战。 由于对供应链缺乏有效的管理,小米的产品总是出现拖延上市、断货、跳票等问题。如小米1s青春版原定于2012年的光棍节抢购,最后拖到12月才开售;小米Note顶配版被小米总裁林斌以“追求极致体验”为理由跳票。 到2015年,这个问题愈发严重。小米5的发布从2015年下半年直接拖到今年年初,拖延竟达半年多(按照过去小米3与小米4的发布间隔为一年,小米5应该在去年第三季度发布),外界认为是与高通820芯片推迟发布有关,而小米5尊享版拖了更久才上市;要与小米MAX、MIUI 8一同发布的小米手环2,也因为量产原因,推迟了一个月才发布。 “供应链管理是个长期学问,小米现在缺乏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但这里面牵涉的利益链条太长,小米公司又是个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加上后期不断推出的路由器、小米盒子等产品,出现供应问题在所难免。”一位熟悉小米供应链的人士说。 面对上述问题,小米不断通过引入人才和改善供应商关系来提高供应链管理,两年间陆续挖来诺基亚、摩托罗拉、高通等专业手机人才。他们为小米带来了LG、索尼、东芝、高通等欧美手机巨头御用的高端元器件。 不过,这些供应商并不仅服务于小米,他们还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合作,相较而言小米的话语权有明显差距。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