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觉,腾讯应该是十分的担忧的。从企业的作风来说,马化腾有着很典型的潮汕人生意风格,务实低调谨慎,尤其这些年来,腾讯十分重视政府的监管。在3Q大战过后,腾讯开始开展开放战略,直播,再然后就是微信的横空出世,一路走上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巅峰位置。但是所谓树大招风,企业越大潜在风险也就更大。 过去的娱乐方式,很多时候是分散的。比如说运动、打牌,看电影等等。不会有一个大的企业成为垄断市场的主体,提供娱乐用户场所和工具。也就是随着移动终端和人们生活越来越近,游戏门槛不断降低,虚拟和现实社交结合越来越紧密,才会产生《王者荣耀》这样的渗透程度。过去打网络游戏还需要在电脑旁玩,现在一台手机随时可以玩。而且有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掌控着人们的娱乐生活和社交体系,是有监管风险的。也就是尹生老师在《撕裂的中国互联网》一文中指出的生态管理和社会共治问题。 腾讯当前的发展过度依赖游戏,这是一个问题。根据腾讯最新的2017年一季度数据显示,腾讯控股总收入达495.52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达到145.48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增长34%至人民币228.11亿元。PC客户端游戏实现约人民币141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4%;智能手机游戏而言实现约人民币12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7%。可以看出,手机游戏的比重和增速正越来越成为腾讯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网络游戏占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腾讯目前最大的明星业务是微信,但微信本身并不赚钱,而是通过以微信为渠道在游戏上变现。但是游戏,在中国总是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 笔者思考到最近腾讯最近提倡的很多新概念:比如《数字经济》,都为此专门出了一本书;用云量,体现了腾讯正在发力云计算;挖来张潼,开始人工智能战略。《数字经济》里面的举措十分具有前瞻性。包括教育、政务、制造业、医疗等的数字化等等。这些符合中国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政府的期望。问题是腾讯仍然是一个以游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这些远大的目标都还没有落地。在某种意义上,腾讯是一家过于务实的公司。 腾讯是有娱乐基因的,也是一个以产品经理思维为思维主导的公司。发源于深圳的腾讯,最开始投资方都看不上眼,毕竟就是一个看上去那么小的通讯工具。但是腾讯抓住了当时以高中生和刚毕业大学生的用户群体,最开始的盈利方式也就是靠QQ秀这样的带有娱乐基因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思维很容易让某种带有娱乐性质的业务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发展,引起全社会的风潮和关注,然后被下一个快速发展的业务取代,这容易让用户“上瘾”,让业务“失控”,这并不是一种好事。 比如很多人觉得,网络游戏是上瘾得治疗,但是很少人觉得网络购物是一种病。 从收入来源来看,腾讯和过去的盛大、巨人等公司有类似之处。为什么腾讯能够有当下这么高的估值,主要是因为QQ和微信非常广泛的用户群和社交图谱,这种社交粘度是单纯的游戏公司不能企及的。同时腾讯这些年开展开放战略和微信的成功,逐渐登堂入室消除了山寨之王的称号。但是这些红利是会逐渐消除的,而这次《王者荣耀的》舆论风波,无疑是一个警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