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乔布斯因为三家合作限制、无法在 ROKR 上自由发挥而头疼时,在苹果内部,深知乔布斯手机野心的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正拉拢软件工程师 Andy Grignon 加入他的秘密项目——他们决定做点什么向乔布斯证明,苹果靠自己也能做出一部手机来。 整个 2004 年,Tony Fadell 和他的小团队都在为 iPod 加入 Wi-Fi 网络而努力。但当乔布斯真正看到运行互联网的 iPod 样机,却只留下了一句 “bullshit”。 转机发生在那年的 11 月 7 日,此前已对乔布斯游说数月的苹果老员工 Mike Bell,再次给乔布斯发去一封电子邮件。随后,双方在深夜的电话中争吵了几个小时,结果是乔布斯终于点头。 三四天后,乔布斯、Mike Bell、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 以及同样苦劝乔布斯已久的副总裁 Steve Sakoman 共进了一次午餐,这是苹果手机 iPhone 的正式起点。 “A big demo”没过多久,自 NeXT 时代追随乔布斯的 Scott Forstall,被任命为新手机的软件部门主管。他开始在苹果总部的各个办公室抓壮丁:走进办公室,关上门,告诉他们有个密谋项目,然后等待当场答复。 Nitin Ganatra 和 Scott Herz 就是这样被拉进了 iPhone 项目。他们封锁并进驻人机界面团队的办公区,放上一个写着“搏击俱乐部”的标志——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的首要规则就是不许讨论搏击俱乐部本身,在这里也是一样。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的团队继续沿着网络版 iPod 的思路推进,当 2005 年苹果和摩托罗拉的 ROKR 手机被《连线》杂志吐槽时,Fadell 当即对乔布斯说:“Fuck this,我们要做自己的手机。” (图片来自:obamapacman) 但 iPod 手机很快遇到了瓶颈,iPod 式的触摸滚轮无法适应手机必需的文本输入。对此乔布斯还曾安慰 Fadell,“总会有一条途径的。” 为了手机项目,乔布斯又找上了苹果 UI 设计师 Bas Ording。他的要求源于苹果的一台试验性平板电脑项目 “Q79”。乔布斯希望尝试将 Q79 缩小、只有触摸屏幕的手机样式,于是要 Ording 为其制作一个滚动通讯录的演示 demo,即后来连乔布斯本人都为之惊叹的惯性滚动和回弹效果。 苹果内部会议 TOP 100 上,乔布斯向大家展示了这个触摸屏版 iPhone 原型机的演示 demo,这个后来被称为 “big demo” 的演示效果同样震撼到了在场的每个人。 “NeXT 黑手党”不过 Tony Fadell 依然坚持 iPod 手机,因为这个项目“更可行、更可预期。”他的方案被称为 P1,而新颖的触摸屏方案则是 P2。苹果的人机界面设计师们同时为这两个项目提供支持,乔布斯希望驱使二者之间展开竞争。 Scott Forstall 拉来了他在 NeXT 时的同僚,软件工程师 Henri Lamiraux 和 Richard Williamson,加入 P2 项目的开发工作,这个小团队被 Williamson 戏称为 “NeXT 黑手党”。 “iPod 之父”希望把 P1 打造成可在播放器和手机两种模式间快速切换,但无论他们想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都走不出播放器模式一切都好、手机模式下却输入繁琐的困境。 Fostall 这边虽然进展得更顺利,但全触屏无键盘在当时确实过于激进。虽然 2007 年前后,已经有不少搭载 Windows Mobile 的智能手机也用上了大尺寸触摸屏,但他们一来提供了手写笔作为主要操作方式,二来都保留有接听、挂机和导航键。 (图片来自:YouTube) 初代 iPhone 软件设计师 Scott Herz 开玩笑说,第一个蹩脚的键盘设计就出自他手,“我当时像个傻瓜一样……你用那个打字会觉得很烂,而用黑莓就会觉得更好”。 但更重要的是,“你可能会被那些问题所烦扰,却没有注意到全局上看,它要好得多得多。” 最初 iPhone 的无键盘设计被不少行业分析师诟病,但它最终被证明是一个重大设计转变——对更大屏幕的需求,压过了对打字手感的需求。正是舍弃实体键盘换来更大的屏幕,及其背后所带来的无限可能,这才造就了十年后的今天。 “全世界就是你的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