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 做产品的时候,以某个特性为“使用的起点”来做产品,还是以那个特性为“使用的终点”来做产品,可能会造成天翻地覆的差别。比如,同样是基于地理位置,用于签到,用于外卖,还是用于陌生人社交,结果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基于 camera,用于修图,用于直播,还是用于视频社交,结果也大不相同。 所以,同样是对于线下照片打印机,用于照片打印收费,还是用于线上导粉,还是基于线下场景的线上联动,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尽管数字化的照片存储早已成为主流,但从拍立得的销量常年不衰可以看出:用户还是需要精美的实体照片,尤其是年轻用户。 正因为这个特性,对那些主攻年轻用户的互联网产品来说,照片打印机就成了一个极佳的线下引流点。 in 作为一款主打 95 后年轻用户的社交产品,找到了这个引流点。 它的线下智能互动终端里,除了提供关注自家公号和下载 app 免费打印多张照片的服务外,自带的摄像头使得每台机器的放置处都成了一个快闪点,将当年在学生群体里风靡一时的“大头贴”的场景激活了,这是一种受年轻用户喜爱的社交娱乐方式,并且自带口碑传播的效应。 用户使用体验上,整个过程中,拍大头贴不要钱,打印照片也免费,也不强制你有其他关注行为,只是就照片、美图和社交的场景进行服务的延续,带动 in 自家的 app 的下载和活跃。 用户可以在现场和朋友一起拍摄照片,再通过 in 自己的滤镜和贴纸工具美化照片,并发布在社区里。 这就不但找到了线下免费打印照片的需求作为引流点,还找到了一个线下的社交场景作为引流点。 同时,in 的这种互动终端大都放置在餐馆、展览会和游乐园等年轻人周末外出休闲场所的门口,这不但对吸引自己 app 的目标用户有帮助,也充分利用了排队这个碎片化场景的流量红利。 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增量服务的场景,不断把商业价值往后迁移,最早是打印照片直接收费,后来是导流人头收费,再后来是通过线上产品提供服务,如此来尽量多的获取线下流量的红利。 同样切入排队碎片化场景的,还有分众。 这家市值达到千亿人民币的公司,主打的是写字楼酒店电梯间的广告植入场景。in的线下终端都配备了智能互动大屏,如果它能切入所有排队等待这一类的碎片化场景之中,然后再进行流量分发、互动广告和定制活动等的商业行为,这件事的价值显然要比分众还大得多。 据 36 氪的报道: 共享充电宝行业融资总额超过 12 亿元人民币,开奖,是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 5 倍。它们确实有不少的共同点: 共享充电宝是共享单车逻辑的延续——无需利用线上流量、客流来自线下;利用了迅速推开的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以及从第一天就有现金流。然而,和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共享充电宝乍一看确实相似,实则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 共享单车不论现在是如何的疯狂烧钱铺量,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是有刚需场景(摩拜的白领上下班和 ofo 的大学校园)在背后支撑的。更何况,这些场景,还足够高频,目标用户的使用次数很可能在每天 1-3 次之间。 摩拜起自一线城市,地铁公车等公共交通虽然已经覆盖了绝大对数的出行路线,但是出站后到家或者公司的剩下的 1-3 公里,是一个巨大的痛点。走走有点远,打车不划算,自己有自行车又怕丢,何况也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通勤,此时共享单车的出现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ofo 起自大学校园,许多综合型大学的校园覆盖面积其实巨大无比,自行车本就是学生们最依赖的交通工具,但自有仍然怕丢,买了将来毕业了还得卖掉,覆盖寝室、食堂和教室的共享单车因此在学生群体之间流行起来。 总体上,很多的新产品都是大学生开始首先尝试,他们有好奇心也有时间,相互之间的传播效应也非常明显。 而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在许多人的调研后发现,确实会有用户需要。比如自己忘带充电宝又着急用手机,但这不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只是“少数人的偶发需求”而已。 其实本来在线下,充电宝的分时租赁就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租赁不等于共享),一般可在 2-6 个月内可以回本。 但是,碎片型的流量,比如校门口的摊位,比如商场某个楼层的过道,可以支撑起一门好生意,但支撑不起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