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频繁迁徙,文化和生活习惯不断融合,很多特色地方文化在逐渐的消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方言。很多地区语言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包括粤语、吴语在内的一些大地区方言也不例外。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短视频的火爆,给了这些特色的语言重新焕发活力的机会,数据调查显示,2017年使用方言录节目的Youtuber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文化评论家Louis甚至将Youtuber称为21世纪的文化遗产保护工具。 那些用方言制作视频的年轻人们 Weylie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也就是俗称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从2007年第一次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以来,Weylie基本保持着周更的频率,累计发布超过300支视频,而这300+视频,都是用英文录制的。 从最早的美妆视频到日常生活分享、家装DIY教程和粉丝留言问答,Weylie的视频种类在不断丰富,粉丝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她的Youtube频道ilikeWeylie的订阅用户已经达到16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人。
Weylie第一个说粤语的视频 2017年3月,她第一次尝试用粤语录制视频,并收到了不错的反响。在无英文字幕翻译的情况下,播放量就已超过25万,点赞达到1万6,不少粉丝以英文留言,“虽然听不懂,但是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Weylie”,“感觉Weylie说粤语很好听,想要开始了解这门语言”。 这支粤语视频还引出不少华裔在评论中分享他们的故事,“我是个新加坡人,一直在关注你,突然听到你说粤语好亲切”,“我也是美国出生的香港人,在Youtube上看到粤语视频好感动,请你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录几支粤语视频”。 像Weylie这样用母语录视频的Youtuber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在香港Youtuber中尤其明显,玛丽姐姐就是其中一个。原名赖婷的玛丽姐姐,在成为全职Youtuber之前是零售店职员,她以吐槽年轻人的系列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2700万。 Youtube短视频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有能力过上比零售员好得多的生活,而玛丽姐姐认为选择粤语是她成功的开始。 在国内,用方言来做视频的up主也越来越多,尤其在配音视频方面,选用方言可以让受众产生亲切感,方言特有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让视频变得更丰富有趣。比如我们一档专注老外排名和盘点的节目《什么鬼排名》,就是以四川方言配音为特色,在B站单期超过10万,在今日头条上单期点击量突破50万。 微博红人果子哥哥也是靠方言配音走红的典型例子,他的代表作《重庆方言版蜡笔小新》在微博上粉丝166万,单条转发过万。可见方言视频在中国有很强大的受众基础。但现在大多数up主,都是把方言作为一个选题,而不是一门常用语言来制作视频,方言视频的市场潜力还远远没被发掘出来。 为什么要用方言录视频? Weylie解释了自己用粤语制作视频的原因,首先是她注意到自己的粉丝中,华裔和亚裔粉丝越来越多,用亚洲语言录视频会带给他们亲切感;通过讲粤语,粉丝们可以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她。在此之前,虽然Weylie一直在视频中提到自己的华裔身份,但直到推出这支粤语视频之前,开奖,大多数美国粉丝其实分不清她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玛丽姐姐认为,对很多香港Youtuber来说,选择英语录视频是为了能扩大自己的受众面,毕竟英语是Youtube上最主流的语言。但她在一开始就选择用粤语录视频,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她的英语说得并不算好,atv直播,词汇量远远没有粤语丰富,这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她的表达,尤其她制作的是吐槽类的视频,如果不能准确运用词汇,就很难引起别人共鸣,更别谈引人发笑了。心理学家Catherine Harris就曾做过一项实验,发现谴责在母语中,会比在外语中引起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同时,语言的统一和标准化必然会以牺牲个性和趣味为代价,因为标准语讲求的都是准确而不是有趣。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个性表达,很多其实都来自方言的转化,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其中的“妈卖批”就是来自于四川方言。方言的微妙趣味是标准语无法翻译和再现的。 第二、粤语让她觉得很亲切,可以有效地缓解她面对镜头的紧张感。她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开始录视频只是因为“好玩儿”,刚开始面对镜头时难免觉得拘束,而说自己熟悉的语言让她感觉像在跟朋友对话,大大缓解了她的紧张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