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时间的高压工作可能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间歇的休息可能是锦囊妙计。此篇文章编译自Brad Stulberg发表在Science of Us上题为“To Get Better at Managing Your Time, Borrow a Training Strategy From Elite Athletes”的文章。 本周,Science of Us准备探索时间的奥秘: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时间流逝的飞快?或者感到分秒难熬?我们如何学会区分时间流走的速度,以及我们如何能够学会控制时间? 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Woldemar Gerschler的德国教练想出了一个新奇的点子帮助田径队员管理时间。他发现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如果将训练田径队员的训练分割成几段,之后再辅以适当的休息,那么他们的训练成果会更加明显。例如,可以跑得更快、更远,并且如果你进行六组七分钟的训练,每一组训练后有三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样效果会比连续跑60分钟更为明显。 Gerschler使用这种训练方式指导诸多田径运动员夺得奥运会金牌,不久这个方法就传遍了田径圈,并最终引入了其他训练项目中。到了20世纪60年代, Gerschler的方法被称为“间隔训练法”,成为精英运动员中广为流行的训练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这个想法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塑造了很多的精英运动员,但是直到二十几年前这个方法才真正运用于体育场之外的领域。这个进步要大大归功于行为科学家K. Anders Ericsson所作出的努力,他在20世纪90年代时开始探索是什么使得那些优秀的人才,无论是音乐家、艺术家、围棋家甚至是医生,能够脱颖而出。Ericsson提出了广为人知的一万小时理论,即每一个人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都会变成精英,但是他的最终发现却有所不同。优秀的人才并不是比其他人训练的时间更长,相反他们训练的方法是:集中精力,高效率的工作,atv,将60-90分钟切割成不同的部分,中间伴随着短暂的休息。换句话说,j2直播,就是“间隔训练法”。 Ericsson的工作主要为了追求创意和提高竞争力,但是最近在我的新书《最佳表现:提升游戏,避免疲惫,教给你成功新秘诀》中,我查阅了大量证据来支持在工作日推行间隔训练法。比如,国际社交网站公司Draugiem Group想要弄清楚是什么习惯塑造了最有效率的员工。2014年Draugiem同DeskTime(一款时间追踪的应用)的创造者一同合作,探究员工什么时候工作以及什么时候不工作。在监测了工作日的工作安排之后,公司发现所有的优秀员工都遵从一个固定的工作安排:他们平均每工作52分钟,就休息17分钟,然后再工作。 其他公司也开始效仿、分析以及操控员工利用时间的方法。因此,结论也不尽相同:无论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间歇的休息配上几段高效紧张的工作都使员工的表现更为突出。这项研究同时也在验证猪肉加工行业的员工(每工作51分钟就休息9分钟)、农业领域的员工(每工作75分钟休息15分钟)及程序员(每工作50分钟休息7分钟)中不断开展。在所有的这些研究当中,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工作循环如此高效的原因同运动员相一致:间歇的休息能够缓解身体和心灵的疲惫,从而允许人们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表现更为优秀。 我在《极佳表现》的报告中发现,无论是国际认可的雕刻家Emil Alzamora,Taylor Swift的鼓手Matt Billingslea,奥林匹克自行车运动员Megan Gaurnier,到世界知名的风投企业家Bob Kocher,几乎所有的优秀员工,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要辅以一定时间的休息。他们说在每一段工作期间,消除分心和单一工作的枯燥无味对于提升他们的生产力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大部分人都爱同时进行很多份工作,但是结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脑部活动后发现,我们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情,即使有人声称他们可以同时进行多份工作。实际上你的大脑要不就分割精力,要不就一方征服另一方,每个任务只用一半的精力,或者是不断地在任务间进行转换。但是无论怎么样,输出的水平和工作的质量,都会多少受到影响。 美国心理协会最近在一份研究多任务的总结中提到,看似有效的多任务同时进行实际上减少了40%的有效工作时间。这么说吧,在承担多份任务的时候,你感觉你已经做了两倍的工作,但是实际上你只完成了不到一半。 不管手上有什么工作,将工作分割成几份高效的单一任务会使得你保持体力、认知以及情感上的精力。这种“潮起潮落”,工作一会再休息一会,同我们在工作时采取的最常见的做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要不就很多工作一起做,要不就一工作起来就不停。这些传统的做法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前者让你表现不佳,后者让你筋疲力尽。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运动员的老方法,在一段段艰苦的工作中,停下来休息几分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