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和张伟认为这些变量和玩法是帮助烟民戒烟的关键。“客人过来研究这些,就不会想到去抽烟了。它有很多玩法……进入电子烟这个坑就像玩相机一样。”Chris 说。 和“玩相机”类似的是,电子烟玩家中同样有烧钱收集设备的情况。这些设备不便宜:大多数零售店内烟具价格从 300 多的到七八千甚至近万元都有。实体店的烟油价格一般在 80~200 元。也就是说消费者入门至少要花 400~500元,这在一包烟平均价格为 13 块的中国不算便宜。 看起来炫酷和贴近“生活方式”的属性,电子烟主要吸引了年轻人。
“真味”如烟广告视频截图 10 年前,第一代电子烟的消费者主要是中年烟民。当时的电视购物广告画风是这样:一个中年男子告诉你用了电子烟之后他不再想吸烟了,再出现好几个“外国专家”说这是最新尖端研究成果。相比而言,目前电子烟的消费者更年轻。在郑州上大四的邓垚在业余时间会做电子烟和烟油的测评,发在微博上。他还会发一些自己日常练习吐烟圈、改装发热丝的视频。他开始玩电子烟是因为“觉得它很有意思”,另外也有助于戒烟。 “好玩”是电子烟店主们常提到的“入坑”的原因。的确,玩家中有部分人不是纯粹出于戒烟的理由而吸电子烟的。比如南京消费者陈鑫,他是路过店铺被烟雾吸引,觉得烟具好看,才开始消费电子烟的。 不过,“替烟”以及“帮助戒烟”的诉求让电子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在《好奇心日报》接触的 6 名电子烟消费者中,有一个否认了“用电子烟戒烟”的动因,一个马来西亚的消费者没有提到“戒烟”,而是说抽电子烟比较经济实惠。其余的人都提到了“戒烟”:比如彭友城是因为搜索“戒烟”看到推荐电子烟而买来一试。而邓垚是因为看到了同学抽电子烟而知道这个新事物的。 电子烟往往依靠社交场合和口碑推荐而传播。“跟朋友吃饭,拿出来抽几次,别人看了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都问你哪里买的,都找你,”王立说。 他在乌鲁木齐做销售,曾经兼职做过电子烟代购的生意,但是因为生意并不稳定,手上又压了货,没有转为全职。 但是在非社交环境下,比如陌生人较多的公共场合,吸电子烟不一定会有“活广告”的效果。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不止一个店主说过这样的故事:他或身边的朋友在马路上抽电子烟会被路人告诫不要吸毒。 一个松散的市场:没有大品牌,全是小玩家 虽然很多人听说过“电子烟”这个词,但是看到烟具,或者玩家在街边吞吐大烟雾的时候,还是无法把这些和电子烟联系到一块。 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市场电子烟作为“快消品”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因为几大烟草公司都已经进入了电子烟这一新品类,它们曾投入成本做大众普及和教育:比如帝国烟草旗下的 Blu 在 2014~2015 年《滚石》、《体育画报》等杂志上打广告,找明星代言,Peter Thiel 投资过的 Njoy (该品牌后来破产了)于 2013 年赞助了纽约时装周。更不用提 Blu、Vuse 等品牌在便利店铺货,在线下宣传了。在那之后,才形成了 Vaper 的玩家市场。
Blu 在《体育画报·泳装特刊》上的广告(图片来源:TobaccoFreeKids.org)
Blu 登载在《滚石》杂志上的广告(图片来源:US Today)
美国超市和便利店内的电子烟产品(图片来源:Counter Tobacco) 2012 年就进入电子烟行业的 Samuel Liu 目前在筹办一个电子烟品牌。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电子烟市场有点像美国 2008~2009 年的情况,“乱象横生”是他用来形容这个市场的一个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