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创业者是因为纠结于估值与股份的稀释而发展不起来的。但我觉得,有时候市场热,就应该厚着脸皮要高估值,至于估值背后的其他价值,是不是你想要的,这是你要衡量的。 创业者融资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优先级考虑上面这四个融资目标。 (2)融资时机:越早越好 融资的时机,分为主动时机和被动时机两种。 一种是主动融资。有些企业融资的主动性比较高,创业者会花8-9个月融一笔钱,提升业务能见度,降低业务风险,这是比较好的主动融资的方法。 另外一种是被动融资。 当一个公司手上的现金最多能用9个月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去融资。为什么?因为一般的融资过程,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atv,环境不好的可能需要9个月,等到你快没钱了再找投资人要钱就很难。所以最好在自己不缺钱的时候,准备更多的资金。 对创业者来说,融资越早越好。融一笔钱可能也就给你24个月,但是你又必须得剩下九个月的被动融资时机。因此当你拿到第一笔钱,启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在宝贵的12-18个月,能不能做出对投资人有益的风险收益报酬曲线,这是最核心的融资要素。 例如,我投资的某个企业,虽然它的业务没有发生明显的质变,但它剩下的钱只够用一年半了,所以我还是劝它做一个融资。企业管理者问我,你不纠结估值吗?我说我都不纠结,你纠结什么?钱是创业公司的命。 (3)融资估值:拿到钱更重要 刚才讲到,融资有现金、战略能力、稀缺资源、估值四大目标。对创业者来说,估值最重要的是能拿多少钱,钱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估值本身。而投资人更敏感的是估值,他会觉得估值高了,收益不够。 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融资过程,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投资人愿意换位思考把钱给到公司,创业者愿意换位思考,帮助投资人构建好的风险报酬系数。两边只要换位思考就很容易达成一致,否则都是很痛苦的。 (4)融资思维:平衡理性和情绪 过去两三年,很多人喜欢做2VC的融资,不能说没道理,但是我觉得好的创业者要学会平衡理性和情绪。 左脑是理性思维,右脑是情绪思维。一个好的创业者,既要学会利用好市场的情绪,也要会甄别市场的理性,这两点不可偏废。 因为感性而追逐热点,产生羊群效应,情绪传递,这是市场容易出现的。这种情况下,投资市场有时候冷有时候热,有时候极度悲观什么也不投。 我觉得好的投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价值点。 投资人利用市场的悲观拿到便宜的价格,创业者利用市场的热度,拿到好的价格,这无可厚非。 因为这是由供需决定的,但是不要因为供需关系,而丧失了能找到理解自己价值的投资人的信心,这很重要。 (三)融资贴士:FA不是救世主,自己才是救世主 关于融资,我最后再送给大家几个小贴士。 (1)好的商业计划书:15分钟原则 首先,我觉得商业计划书的形式不重要。 我碰到千奇百怪的现象,有的人没有商业计划书,上来就在黑板上面给我写;有的人商业计划书是一个PPT;有的人商业计划书是一篇Word文件。 作为投资人,其实我不关注你有没有商业计划书,我关心的是,见面15分钟,你能不能把这件事讲得明明白白。 15分钟原则很重要,因为投资人在每个项目上的专注时间就是15分钟。 (2)小范围投资人:测试风险报酬系数 其次,融资是需要测试的。 刚开始不要大规模地去融资,先找三五个对你这个项目容易认同的投资人,先跟他们聊一聊,让他们给你反馈。 比如,你可以问他们,你喜欢我这个方向吗?你觉得我的愿景怎么样?你觉得我的战略分解怎么样?我在这一阶段降低风险,对你有吸引力吗?你期待的风险收益倍数是多少? 通过一个小样本来描绘风险收益曲线,往往比你上来就大规模融资,见谁都发商业计划书要有效得多。 和沟通的数量比起来,我觉得沟通的质量要重要得多。所以小范围测试,测试完了再回来想一想,大家怎么看我这个故事,别人给我提的意见有没有道理,我要不要做调整。 (3)专注市场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 然后就是专注市场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 如果能拿到钱,融资的时候就不要纠结,创业者要专注于市场能接受的融资金额而非估值本身。 两年前,我们投资的某家企业,因为第二年业绩比前一年增长了10倍,因此希望估值也有2-3倍的增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