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蜂巢一样的幼儿园背后,是怎样一种设计思维?|100个有想法的人 来源:好奇心日报 原标题:像蜂巢一样的幼儿园背后,是怎样一种设计思维?|100个有想法的人
建筑不是结构,也不是装修,它应该是一种对空间秩序的追求 嘉定新区的华师大附属双语幼儿园完工于两年前,可是直到最近,它才开始被谷德设计网、建筑学院-Archcollege、一条等微博帐号争相转载。在以“蜂巢幼儿园”博得关注的同时,幼儿园背后的设计者,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这个六边形结构呈蜂巢状的幼儿园,位于 11 号线安亭站南边的一片新社区中。它占地 7400 平方米,共有 15 个班,每一间教室都与室外的活动场所直接相连,两个班级共享一个庭院。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设计总监祝晓峰觉得,现在一出生就困在城市高楼里的孩子,对空间的认知少的可怜,他想在幼儿园里,为孩子们搭出一方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天地。 因而,幼儿园建筑群的平面布局被规划成了 W 形,以顺应场地西侧的斜向边界。不规则的六边形单元体,当中有三条边等长,可以最大程度地接受阳光。 进入幼儿园的大门,学生和老师需要沿着曲折的廊道行走,穿过庭院和门厅、领班的教室和院落里的花草,方能抵达所在的班级。幼儿园内的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游戏室、食堂、多功能厅、小小农场也分布其间,孩子们的出行就像是在玩蜂巢迷宫,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蜂巢幼儿园让山水秀获得了关注,一时之间,媒体蜂拥而至,隐藏在上海新华路 365 弄巷子内的山水秀办公室也愈发热闹了起来。这个幼儿园也算是山水秀成立十多年来第一个完成的教育设施,最近,山水秀还在进行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和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 山水秀做了不少“文化类”的建筑,祝晓峰给“文化建筑”的定义是广泛地跟文化有关的建筑,比如教育、展览、社区活动中心等。不过,即便是在这个定义下,山水秀做的建筑设计也多元得多。 2004 年,祝晓峰在上海创办了山水秀。在他已经获得了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并在美国知名的 KPF 建筑事务所工作了近五年的时间之后,他又回到了上海,以建筑事务所创办者的身份,开启了他新的职业生涯。 在山水秀经营早期,他们主要是通过竞标、接受委托的方式来拿项目,也碰到过项目流产的情况,不过还好这样的例子不算太多。在 2005 年,“青松外苑”落成,这是山水秀的第一个真正落实的项目,也是事务所事业的开端。
青松外苑位于上海往朱家角的 A9 高速公路旁,它包括 3 万平米的绿地公园和由两座小建筑加建改造成的餐厅。建筑部分分为东楼的“木房子”和西楼的“砖房子”,东楼面向绿地打开,有着用杉木条包覆的建筑外墙,西楼则采用了由青砖和望砖合砌而成的厚实砖墙,用来阻隔马路一侧的噪音。青松外苑完美地融合了两种素材,这种对材料进行纯粹呈现的表达手法,又赋予了它一份独特的现代感。 对于山水秀来说,朱家角是个不错的起点。这个时期的朱家角由一批批知名建筑师以及一场场建筑论坛和实践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山水秀则因为青松外苑开始在建筑圈子里崭露头角,这也为它之后的建筑实践轨迹打下了基础。 2002 年青浦开始全面启动新城建设,到了 2004 年朱家角提出建设“新江南水乡”的概念。时任青浦区副区长的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孙继伟,主导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新建筑实践运动,并且给了建筑师们青浦完全自由的空间。他们所承担的这些项目多是定向委托,并不通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