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技术目前只是有所进展,仍然不够成熟,导致产品售价不低,且看不到解决实际痛点的标杆产品,用户购买意愿不足。我们看到的很多人工智能只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这些公司核心普遍在于技术,不能兼顾生产优质的教育内容,如何将机器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良好地平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否则教育机器人极易沦为使用期不长久的儿童玩具。 入口价值软肋,用户基数是发挥马太效应的关键一环 虽然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下一幕,甚至比移动互联网对用户的影响都要大,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明白,吊炸天的人工智能并不具有入口价值,不是流量入口,人工智能对于各行业起到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这个基本事实。既然不是流量入口,各行业都在重兵加持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才能发挥马太效应那? 虽然人工智能不直接产生流量,但是却对用户活跃度,用户粘性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上文中,我们分析到,线下的学校作为一个核心使用场景,虽然不便于积累数据,也没有数据可言,但是在线教育机构有数据积累。在线教育行业开启人工智能时代,实际上沿着教与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行为数据,当更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一定会把这个效率更加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线教育因为有了人工智能会比过去的传统线下教育将有更加绝对的优势。如今,不论是口语批改、写作还是自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的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上面都有实时的发展路径。 我们知道,加入了人工智能元素的产品,比如人工智能电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懂用户。越用积累的数据越多,越懂用户也就意味着因材施教越成为可能。 粘性最强的产品无疑是社交产品,因为这里有你有你的朋友,你刷朋友圈上瘾,是因为朋友圈与你是强关系,非社交类产品,尤其是工具类产品,一般不具备这么强的粘性,可替代性强,因为工具类产品与用户之间就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没有感情可言,一款更好的工具类产品,分分钟会被替换掉。 在线教育也算是工具类产品,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粘性将提升,不再单单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是用户与过去自己的社交关系。因为这里有自己的数据,用户要想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必须与工具产品成为强关系。如果说以前的工具类产品与用户间之间玩的是约炮,搞得是一夜情,用完即走,想换就换,而现在更像是谈恋爱,拴住了用户的心,用户投入了数据,而且越陷越深,是有感情的,且是双向的,具备了社交工具类产品的粘性。 虽然人工智能是基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它本身没有网络效应,技术有它固定的规律和速度,不太可能用融资的方式拔苗助长。但是人工智能搭载到产品上却可以发挥网络效应,增强粘性,因此用户基数越大,体量越大的在线教育平台,在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将能发挥其乘法效应,市场规律依然遵循着马太效应。 在线教育赋能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增强用户粘性,而且还可以摆脱在线教育天生做不大的宿命,这也是人工智能赋予中小在线教育平台的市场机遇。 中国大约有30万家教育培训类的机构,平均的营业额却只有几百万元,atv,教育赛道中能够做大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灌木型企业——死不了,但是始终长不大。 换言之,这些企业在规模化方面出了问题;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企无法做大尚可理解,但全行业出现这个问题,说明有更深刻的原因。 之所以会遭遇规模化的瓶颈,和教育的特点密切相关。教育行业的核心痛点是优质资源稀缺。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先天智商,较好的人品,加上后天的培养,自身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外部环境的支持才能造就。优质师资很难规模化复制,进而导致稀缺。 来源:界面 (编辑:钱馨瑶) 企业思想家 微信号: Enterprisethinkers (←长按复制)“企业思想家”是《企业观察报》的官方微信。 《企业观察报》(CN11-0279)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实行市场化运营的全彩色财经类周报。本报致力于和中国企业管理者共同“观察经济新常态,洞悉企业新机会”,传播中国企业管理新思想、新方法,发现并推介中国企业思想家。 “企业思想家”内容以原创为主,偶有转载我们会注明出处。 报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5层(100000) QQ:1693265882 版权声明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