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离 能够一现身就招来所有游戏玩家攻击的,第一是BOSS,第二就要算陶宏开了。这个貌似“当代林则徐”的美籍华人,06年就提出了“网游毒品论”,随后便投身到了这个没有硝烟的销烟战争中。 不过近两年却没了动静,我一度以为他转行为中青报撰文去了,比如昨天炒得很火的这篇—— 「“王者荣耀”似鸦片式传播 学生深陷其中」 结果最后才发现名字不是陶宏开(也不是杨永信),这就怪了,这年头,居然还有人觉得游戏是毒品。 等我耐心看完整篇报道后,然后我觉得之前那个被美团开除了的朋友,应该去给中青报写个招聘启事: 不要喜欢以偏概全的 不要喜欢未经核实就到处引用的 不要观点陈旧到掉牙的 这篇报道开头就引用了一个“13岁小学生报警称自己被兰陵王追杀”的新闻,随后又接连列举了各种小学生因为《王者荣耀》犯错的例证。我无意去推敲小学生是在游戏过程中还是游戏结束后报警的逻辑问题,只是觉得,作为机关报,还用夸张个案来带节奏的套路,是不是有点过时? 过时的还有观点,我甚至已经想不起上次听到“网游毒品论”是多久了。坦白来说,学生深陷其中的,除了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一众游戏,还有诸如小说动漫、影视剧、综艺栏目,明星爱豆,以及青春期的恋爱,但我们只会说“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更何况在其他游戏身上就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论调,现在还要单独拿出来对《王者荣耀》说一遍,为什么?因为《王者荣耀》够火,体量够大,你让他去说一个“XX游戏似鸦片式传播,学生深陷其中”,一没说服力,而没点击欲。引用《王者荣耀》不过是另一种“蹭热点”的博眼球而已。 因为沉迷游戏而走上错误道路的不少,直播,但因为游戏产生正面影响的却也更多,但你能因为某一个人玩游戏荒废学业,就否定整个游戏行业带来的影响吗?理性看待一种事物的存在又岂能“因噎废食”。如果官方媒体草率地扣上“鸦片式传播”的帽子实际上是从舆论上对游戏文化整个行业发展的最直接伤害。 时至今日,《王者荣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已是一个不容置喙的现象,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它流行的背后,究竟反应了青少年怎样的内心诉求,而不去一味地去批判游戏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文章一再强调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但最令我震惊的一点却恰恰在于他对成长的理解。一个学生写了篇作文《我眼中的荆轲》,当然他写的是《王者荣耀》中的荆轲。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对这种行为的担忧,他们觉得历史应当被尊重,历史不该被轻挑对待。但我想敲一敲黑板:这种禁锢人思维的刻板教育还要持续到多久?我眼中的荆轲重点必定不在于荆轲,而在于“我”眼中,我们聚焦在成长上的眼光,何时能真正放在主角身上? 说到底,j2直播,这篇报道无非就说了一个意思:《王者荣耀》很火很流行,有很多学生都在玩,有些学生因为玩《王者荣耀》玩出问题了,所以《王者荣耀》有毒! 但是话说回来,学生沉迷游戏也好,学生因为游戏产生认知偏差也好,学生因为游戏造成金钱损失也好,这不正说明一个问题吗?关于青少年玩游戏,我们从来只是一味围追堵截,从来没有正确地去正视和引导,缺乏给青少年树立正确游戏观的教育。 电子游戏,早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避不开的文化现象,而且这是一个正确且正常的现象。堵还是疏,以何种态度面对游戏,代表着整个社会对新兴事物的宽容度。 简单说,这叫做“文明”。 最后,再给大家讲个段子,当年陶宏开教授在北京某高校作演讲,提出“手机游戏需杜绝”的言论,并且再一次强调他反对的是劣质游戏而非所有游戏,随后他给高校学生们推荐了一款传奇页游。 如果陶教授看到自己三年前的言论,终于被人发扬光大,应该会很欣慰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