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美国福罗里达的布希花园(Busch Gardens)有一只明星火烈鸟,名叫Pinky,就是上图这位,这只粉红色的激萌动物实在惹人喜爱。火烈鸟天生就爱炫耀,Pinky更夸张,没经过训练就懂得如何在万众瞩目之下转圈表演了……
“大家好,我叫小彩旗(笑)。我是一只火烈鸟,我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一件事就是梳理羽毛然后臭美。”图片:ABC Action News / youtube.com 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2015年8月份,一个疯狂的游客把这只Pinky狠狠摔在地上,因为伤势太严重官方只能将她安乐死了。 火烈鸟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并且自觉地实行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一旦它们认定了伴侣,在接下来的至少20年的生命里必定忠贞不渝。自然状态下的火烈鸟一般都是成群的出现、迁徙和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群体数量数以千计,汇聚成一大片的红色火焰。这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它们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只有把自己打扮得够美、够出挑,才有机会赢得“村花”的芳心嘛。
一百个黑人问号???图片:tumblr.com 量子版问号???图片:果壳网万有市集 火烈鸟的英文名叫Flamingo,听到这,或许就有人想到了热情似火的吉普赛舞蹈“弗拉明戈(flamenco)”,野性的异域之美,那色泽就像在泻湖中梳洗羽毛的火烈鸟,虽然两者都来自同一个西班牙语的音译,不过它们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尚无定论。
“我每天都在踩高跷,睡觉的时候还能单腿踩高跷。”图片:flickr.com
至于Doflamingo嘛……绘图:翼狼Elang 美国流行文化中的火烈鸟 特殊的粉红色泽和天生的凹造型特质,加上神秘的异域之美,让火烈鸟在50年代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潮流。1957年,Union Products公司将粉红色的塑料火烈鸟带进中产阶级家门口的草坪上,给单调的花园点缀上了一抹异域红,塑料火烈鸟成了当年中产阶级的符号。
塑料火烈鸟之父 Don Featherstone。图片:usatoday.com 这只只卖10美元的火烈鸟一时间真正“火”了起来,成为当时主流文化的代表性产物。但这股热潮在60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后就被打压了下去,反主流力量把草坪塑料火烈鸟贬入庸俗。这个过时了的恶俗品味,大概就跟我们的乡村非主流一个层级。 到了70年代,嬉皮士运动退潮后,atv直播,火烈鸟重返历史舞台。那个你可能听说过的重口味禁片《粉红色的火烈鸟》,约翰·沃特斯扮演的女主家门口就有一只粉红色的火烈鸟。在当时 ironic-kitsch (讽刺媚俗)之风的共同推动下,反而是真的有些酷了,如果要找一个更贴切的对应词,大概就是“土酷”。来,感受一下来自1972年的土酷电影:
图片:《粉红色的火烈鸟》电影海报 和独角兽一样,激萌到性感的动物会被放到同性恋酒吧门口当吉祥物,同志之间也相互用flamingo(火烈鸟)指代。
中间是一只直男火烈鸟,一脸懵逼。图片:动画短片《FLAMINGO PRIDE》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