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atv,纽约世博会上,IBM搭起了一个宛如巨蛋飞船一般的银色展台,巨蛋被架在一片金属、玻璃和树脂构成的森林上方。参观人员要通过一个液压升降电梯才能进入到这片精心布置的未来世界。 在IBM的展台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名为“光学扫描和信息检索系统”的成果。 参会者可以在一张纸条上手写下一个1851年后的日期,系统在读取这个手写的日期之后,会自动在另一张纸条上打印出这一日期曾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果在纸条上写一个未来的日期,机器会在纸条上写下这段文字:“由于这是一个未来的日期,我们只有在XX天后才能知道当天的事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春天就已经降临。站在未来,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的第一个春天是一场被控制论刺激的春梦。 在当时,人工智能是与计算机科学同等让人兴奋的话题,两者之间的界限甚至有一些模糊——人们将模式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和生物学等不同方向的内容混在一起研究。 二战后心理学的学者大幅增加,当时心理学界流行这样一种假设——人是一种复杂的机器,大脑是一种可以被解构成基础反应的部件。 这种说法对一直以来不相信“心灵”这种虚无概念的科学家们极具诱惑,以至于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既然人只是一台能够对不同输入做出反应的复杂机器,那么我们只需要把现有的机器做的足够复杂就能让它成为人。” 而那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其说是在研究人工智能,不如说是在研究机械的自动化。 单层神经网络算法甚至不足以支撑机器完成较为复杂的自动化动作。由芝加哥大学会计系教授詹姆士创立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将这个时代的人工智能描述为“不用手操作机器会自己动”。
《2001:太空漫游》里的人工智能HAL 9000取名自“IBM”三个字母各自向前推一个字母,在它被主角关闭时,唱了一首IBM在1968年让计算机首次学会的歌 1968年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上映,加重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浪漫幻想。许多科学家甚至在公开场合预言,“距离人工智能解决一切人类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10年。” 这种泡沫在1970年达到了巅峰,这一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研制出了世界首台通用机器人Shakey,在媒体的描述中它能自主行走,躲避障碍物,甚至可以用伸缩手臂来完成一些动作。事后证明,尽管作为先驱这完全是媒体的添油加醋。尽管用上了当时最先进的摄像头、传动装置和计算系统,Shakey却如它的名字一样唯一能做到的事情那样就是摇摇晃晃的走路。 随着知名学者Marvin Minsky在1969年出版的著作《感知(Perceptron)》里戳穿了单层神经网络的致命弱点。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春天迅速结束,人工智能就像从来没来过。 人工智能的第二次广泛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是专家系统,这也是人工智能在经历了上次挫败之后,第一次尝试在商业领域大展手脚。80年代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和双层神经网络算法的发现为这次春天提供了基础。 这个时代的人工智能看起来是这样的: 开发者:小娜是女孩 机器:了解。 开发者:女孩喜欢漂亮的衣服。 机器:了解。 用户:小娜喜欢什么? 机器:小娜喜欢漂亮的衣服。 这种能完成“A包含于B,B是C,所以A也是C”的简单推理程序叫“推理机”。而在推理机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的知识信息(上文中“小娜是女孩”、“女孩喜欢漂亮衣服”就是两条“知识”),就构成了专家系统。
尽管官网还维持着21世纪初的风格,但这家公司确实还活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